[发明专利]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烟气排放通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2268.3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4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火电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18 | 分类号: | F23C10/18;F23J15/06;F24H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李雪萍 |
地址: | 22400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烟气 排放 通道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烟气排放通道装置,包括烟囱、热量利用装置,所述烟囱内部设有热量利用装置,所述热量利用装置包括进水管、上进水环、流动管、下出水环、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穿过烟囱,所述进水管相通连接上进水环,所述上进水环的外壁固定连接烟囱,所述上进水环通过流动管相通连接下出水环,所述下出水环相通连接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穿过烟囱。本发明有效的对烟气降温,使得排放后的烟气温度低,冲击力小,不影响天空的美观;合理有效的利用烟气的预热,根据需要制热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烟气排放通道装置。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洁净煤燃烧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流态化燃烧,主要结构包括燃烧室和循环回炉两大部分。现有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解决了热学、力学、材料学等基础问题和膨胀、磨损、超温等工程问题,成为难燃固体燃料(如煤矸石、油页岩、城市垃圾、淤泥和其他废弃物)能源利用的先进技术,是目前常用的发电锅炉。
循环流化床锅炉主要由膜式水冷壁炉膛、水冷式旋风分离器、烟气排放三部分组成,其中炉膛内设有水冷屏,水冷风室由前墙水冷壁与后墙水冷壁管弯制而成,水冷sh室水冷管汇集在水冷风室底部的联箱。其中,炉膛和烟气排放烟道之间还设有水冷式旋风分离器,其下部布置回料管,通过两个回料腿将物料返回到燃烧炉内循环燃烧。
但现有的烟气排放烟道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烟气的冷却问题,现有技术中也不止了水冷器,但是烟气排放烟道的热气难以有效的利用,造成热量的浪费;2、同时,由于烟气的温度较高,导致烟气冲击力较大,排放的烟气虽然已经符合排放标准,但是烟气过大过高,且颜色较浓(主要是因为温度高、冲击力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烟气排放通道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用烟气排放通道装置,包括烟囱、热量利用装置,所述烟囱内部设有热量利用装置,所述热量利用装置包括进水管、上进水环、流动管、下出水环、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穿过烟囱,所述进水管相通连接上进水环,所述上进水环的外壁固定连接烟囱,所述上进水环通过流动管相通连接下出水环,所述下出水环相通连接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穿过烟囱。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进水环的中心处设有上缓冲环,所述上缓冲环与上进水环之间通过若干上连接管道连接,上缓冲环相通连接流动管。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下出水环的中心处设有下缓冲环,所述下缓冲环与下出水环之间通过若干上连接管道连接,下缓冲环相通连接流动管。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流动管垂直连接上缓冲环、下缓冲环。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管道设有8根,且每根连接管道均以上缓冲环为圆心对称设置。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热量利用装置的进水管、上进水环、流动管、下出水环、出水管的管道外部均保温隔热层。采用防火砖堆砌的保温隔热层对管道进行有效的保护。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过程为:当锅炉烟气温度较高时,可采用该竖井通道装置内的制热水,水从进水管进入,然后在上进水环内与烟囱内的烟气换热,然后通过流动管进入到下出水环,在下出水环中进一步换热后,从出水管排出,得到热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有效的对烟气降温,使得排放后的烟气温度低,冲击力小,不影响天空的美观;2、合理有效的利用烟气的预热,根据需要制热水。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3、本发明的上进水环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火电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火电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22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告警信息配置方法、告警扫描方法、装置和系统
- 下一篇:电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