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外动态细胞培养装置及其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2383.0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646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王玉亮;王雅琼;曾炳霖;王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22;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冀学军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外 动态 细胞培养 装置 及其 培养 方法 | ||
1.一种体外动态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体外动态细胞培养装置包括有培养皿(1)、第一夹具组件(2)、第二夹具组件(3)、驱动组件(4)、基座(5)、A连接件(6)和B连接件(7);
培养皿(1)的容池(1B)内盛装细胞培养液;培养皿(1)的底部放置在相对设置的A连接件(6)和B连接件(7)上,且位于基座(5)的圆孔(5C)处;
第一夹具组件(2)包括有第一夹具本体(2A)、A内套件(2B)、A外套件(2C);其中,A内套件(2B)与A外套件(2C)套接一起后形成右端活动件;
第一夹具本体(2A)的固定端上设有AA支臂(2A1),AA支臂(2A1)上设有用于A螺钉(10A)穿过的AA通孔(2A12),穿过AA通孔(2A12)的A螺钉(10A)与A螺母(11A)配合安装在基座(5)的EA限位槽(5A)处,实现将第一夹具本体(2A)的固定端安装在基座(5)的上面板(5D)上;第一夹具本体(2A)的纤维束安装端是AB支臂(2A2),AB支臂(2A2)上设有A限位凸台(2A21),A限位凸台(2A21)穿过A内套件(2B)上的AB通孔(2B1)后,且A内套件(2B)的A下压板(2B2)与AB支臂(2A2)接触;
A内套件(2B)上设有AB通孔(2B1)和A下压板(2B2);AB通孔(2B1)用于AB支臂(2A2)上的A限位凸台(2A21)穿过;A下压板(2B2)的两端卡在A外套件(2C)的A卡槽(2C4)中;
A外套件(2C)上设有AC通孔(2C1)、平行排布的AD通孔(2C3)、A上压板(2C2)和A卡槽(2C4);AC通孔(2C1)用于A内套件(2B)穿过;A卡槽(2C4)用于安装A内套件(2B)的A下压板(2B2)的两端;平行排布的AD通孔(2C3)设置在A外套件(2C)的一侧面板上,平行排布的AD通孔(2C3)用于螺旋纤维束的一端穿过,穿过平行排布的AD通孔(2C3)的螺旋纤维束的一端通过A内套件(2B)的A下压板(2B2)侧壁接触,实现螺旋纤维束一端的压紧;
第二夹具组件(3)包括有第二夹具本体(3A)、B内套件(3B)、B外套件(3C);其中,B内套件(3B)与B外套件(3C)套接一起后形成左端活动件;
第二夹具本体(3A)的固定端上设有BA支臂(3A1),BA支臂(3A1)上设有用于E螺钉(10E)穿过的BA通孔(3A12),穿过BA通孔(3A12)的E螺钉(10E)与滑块(4C)的滑块上面板(4C1)上的螺纹孔配合,实现将第二夹具本体(3A)的固定端安装在滑块(4C)上;第二夹具本体(3A)的纤维束安装端是BB支臂(3A2),BB支臂(3A2)上设有B限位凸台(3A21),B限位凸台(3A21)穿过B内套件(3B)上的BB通孔(3B1)后,且B内套件(3B)的B下压板(3B2)与BB支臂(3A2)接触;
B内套件(3B)上设有BB通孔(3B1)和B下压板(3B2);BB通孔(3B1)用于BB支臂(3A2)上的B限位凸台(3A21)穿过;B下压板(3B2)的两端卡在B外套件(3C)的B卡槽(3C4)中;
B外套件(3C)上设有BC通孔(3C1)、平行排布的BD通孔(3C3)、B上压板(3C2)和B卡槽(3C4);BC通孔(3C1)用于B内套件(3B)穿过;B卡槽(3C4)用于安装B内套件(3B)的B下压板(3B2)的两端;平行排布的BD通孔(3C3)设置在B外套件(3C)的一侧面板上,平行排布的BD通孔(3C3)用于螺旋纤维束的一端穿过,穿过平行排布的BD通孔(3C3)的螺旋纤维束的另一端通过B内套件(3B)的B下压板(3B2)侧壁接触,实现螺旋纤维束另一端的压紧;
驱动组件(4)包括有步进电机(4A)、滑轨支架(4B)、滑块(4C)、丝杠(4D)、滑轨(4E);
步进电机(4A)的输出轴上连接有联轴器,联轴器的另一端连接有丝杠(4D)的一端,丝杠(4D)的另一端安装在DA滚珠轴承(4D1)的内圈中;
滑轨支架(4B)的一端是DA立板(4B1),DA立板(4B1)上设有DA通孔(4B2);滑轨支架(4B)的另一端是DB立板(4B3),DB立板(4B3)上设有DB通孔(4B4);滑轨支架(4B)的底面板(4B5)上安装有滑轨(4E),且底面板(4B5)通过B螺钉(10B)与B螺母(11B)的配合实现将滑轨支架(4B)固定在基座(5)的上面板(5D)上;DA通孔(4B2)用于丝杠(4D)的另一端穿过;DB通孔(4B4)内安装有DA滚珠轴承(4D1),且DA滚珠轴承(4D1)的内圈套接在丝杠(4D)的另一端上;
滑块(4C)的上端是滑块上面板(4C1),滑块(4C)的下端是滑轨槽(4C3),滑块(4C)的中部设有丝杠通孔(4C2);滑块上面板(4C1)上固定有第二夹具本体(3A)的BA支臂(3A1);滑轨槽(4C3)卡合在滑轨(4E)上;丝杠通孔(4C2)用于丝杠(4D)的另一端穿过;
滑轨(4E)上设有用于滑块(4C)的滑轨槽(4C3)移动的导轨槽(4E1);滑轨(4E)安装在滑轨支架(4B)的底面板(4B5)上;
在步进电机(4A)输出的驱动力下使第二夹具组件(3)做往复运动,由于螺旋纤维束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夹具组件(2)与第二夹具组件(3)之间,从而使得螺旋纤维束产生拉伸牵引,可对刺激的频率和拉伸的长度进行调节;
基座(5)的圆孔(5C)处用于放置培养皿(1),培养皿(1)的两侧设置第一夹具组件(2)与第二夹具组件(3);基座(5)的圆孔(5C)处的下面板(5E)上通过螺钉与螺母的配合固定有A连接件(6)和B连接件(7);
基座(5)的上面板(5D)的EA限位槽(5A)处通过A螺钉(10A)与A螺母(11A)的配合实现将第一夹具组件(2)的AA支臂(2A1)安装在基座(5)的一端,进而使得第一夹具组件(2)也位于培养皿(1)的一侧;
基座(5)的上面板(5D)的EB限位槽(5B)处通过B螺钉(10B)与B螺母(11B)的配合实现将滑轨支架(4B)的底面板(4B5)安装在基座(5)的另一端,由于第二夹具本体(3A)的BA支臂(3A1)固定在滑块(4C)的上面板(4C1)上,进而使得第二夹具本体(3A)也位于培养皿(1)的另一侧;
A连接件(6)的一端通过C螺钉(10C)与C螺母(11C)的配合安装在基座(5)的下面板(5E)上;
B连接件(7)的一端通过D螺钉(10D)与D螺母(11D)的配合安装在基座(5)的下面板(5E)上;
基座(5)的下面板(5E)上的A连接件(6)和B连接件(7)是相对放置的;A连接件(6)的另一端上和B连接件(7)的另一端上放置有培养皿(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23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底相机的固视装置及眼底相机
- 下一篇:硬件脱扣保护事件记录电路及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