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的抗菌型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2685.8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9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贡玉圭;王丰;马汉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聚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83/07 | 分类号: | C08L83/07;C08L83/08;C08L83/04;C08K13/06;C08K7/26;C08K9/12;C08K3/08;C08K3/22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叶令 |
地址: | 5284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抗菌 硅橡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的抗菌型硅橡胶,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120~130份;白炭黑,40~60份;复合抗菌剂,1~5份;纳米氧化铈,0.5~2.0份;结构化控制剂,8~10份;内脱模剂,0.2~0.4份;有机过氧化物硫化剂,0.8~1.2份。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耐高温的抗菌型硅橡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得的耐高温的抗菌型硅橡胶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耐高温性能和抗菌性能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的抗菌型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硅橡胶因为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能、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对人体组织生物免疫反应小、耐人体组织腐蚀、不致敏、不致癌以及植入人体不会丧失强度和弹性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领域。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医学用硅橡胶的品种不断增多,分类和功能也越来越精细,国内外相继出现了很多硅橡胶作为人体植入材料和医疗制品的应用,如人工颅骨、脑积水引流管的脑外科制品;人工鼻梁、耳膜的耳鼻喉科制品;胸腔引流管;人工肺薄膜、人工心瓣的胸外科制品,以及人工乳房等极为普通的制品。
但是在一些使用条件要求高、标准极其严格的应用情况中,由于硅橡胶材料表面易形成细菌感染的不足和缺陷,限制了其使用。例如由硅橡胶制备而成的医疗器械都需要和人体组织接触,在医疗器械与人体组织的接触过程中,细菌很容易通过各种途径入侵,引发感染。因此,医用硅橡胶材料的抗菌性能改造已成为国内外专家的研究热点。
目前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有关抗菌性医用硅橡胶的专利较多,但都存在各种不足。如中国专利CN108653799A公开了一种亲水性抗菌硅橡胶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制备壳聚糖包覆的纳米氧化钛的混合液,然后采用等离子体处理硅橡胶制备活化硅橡胶;将活化硅橡胶加入到硅烷偶联剂的乙醇溶液中进行处理,之后置于琥珀酸二酰亚胺的水溶液中搅拌处理,制得表面改性硅橡胶;最后将表面改性的硅橡胶置于壳聚糖包覆的纳米氧化钛的混合液中超声处理,取出,干燥,制得医用敷料。该方法制备的医用敷料亲水性好,可有效促进创面的愈合,但是其耐热性差、药效期短且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乙醇及废水,不环保、难以实现产业化。
中国专利文件CN108559118公开了一种抗菌型载银硅橡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方法为采用紫外辐照,对硅橡胶进行表面活化,得到活化硅橡胶,再在活化硅橡胶表面包覆聚多巴胺的硅橡胶,然后在表面包覆聚多巴胺的硅橡胶表面固载纳米银粒子,得到抗菌型载银硅橡胶材料。该方法制备的抗菌型载银硅橡胶材料由于表面固载纳米银颗粒的不断析出和累积,会破坏周围环境组织的微环境平衡,干扰周围细胞的正常生长,促使细胞内活性氧含量升高,产生细胞毒性,导致硅橡胶的生物相容性差。
中国专利文件CN108641367A公开了一种抗菌医用硅橡胶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方法为通过高温煅烧牛骨生成高强度的具有α-磷酸三钙晶型以及高降解性、高生物活性的天然羟基磷灰石,并以其为载体,通过多巴胺聚合反应粘附在羟基磷灰石表面,并通过聚多巴胺对银、锌离子的还原和螯合作用,利用原位还原银、锌离子的将银、锌均匀负载在天然羟基磷灰石表面制成抗菌天然羟基磷灰石,再与硅橡胶混合开炼,得到抗菌医用硅橡胶材料。然而,由于羟基磷灰石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差,自身容易团聚,加入到聚合物中会影响制品的物理性能。
由此,设计开发一种物理机械性能、耐高温性能和抗菌性能优良的医用硅橡胶是本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高温的抗菌型硅橡胶,该耐高温的抗菌型硅橡胶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耐高温性能和抗菌性能等。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耐高温的抗菌型硅橡胶,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120~130份;
白炭黑,40~6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聚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聚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26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高压型连接器
- 下一篇:用于超高压喷淋的水基清洗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