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纳米管改性耐光性水性聚氨酯涂料与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1393459.1 申请日: 2019-12-30
公开(公告)号: CN111040612A 公开(公告)日: 2020-04-21
发明(设计)人: 段宝荣;王全杰;王辉强;王琦研;刁屾;王雪 申请(专利权)人: 烟台大学
主分类号: C09D175/08 分类号: C09D175/08;C09D133/12;C09D7/62;C09D7/63;C09D7/65;C09J175/08;C09J11/04;C09J11/06;C09J11/08;C09J175/04;C09D175/04
代理公司: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代理人: 王娟
地址: 264003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纳米 改性 耐光性 水性 聚氨酯 涂料 胶粘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碳纳米管改性耐光性水性聚氨酯涂料与胶粘剂的制备方法,于50~70℃下将A组分、异氰酸酯、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按照质量比(2.5~3.0):1:0.02在60~80r/min的转速下反应60~90min,再升温至75~85℃继续反应1~3h,加入改性剂0.1~0.4倍、多元醇扩链剂0.25~0.34倍、填料聚合链0.02~0.05倍和水1.2倍在80~90℃继续反应1~2h,再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0.01倍、过硫酸铵0.005倍和水0.1倍,70~80℃下反应1~2h,再加入乙二肟0.01倍和3,4,5‑三甲氧基苯甲酸0.005倍,于70~80℃下反应1~2h,得碳纳米管改性耐光性水性聚氨酯涂料与胶粘剂;所得聚氨酯在耐光、阻燃和光滑性方面均优于现有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碳纳米管改性耐光性水性聚氨酯涂料与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MDI型聚氨酯(MDI-PU)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在泡沫、弹性体、纤维、胶粘剂和涂料等领域均有大量的应用。与其他种类的PU相比,其性能更优,价格相对低廉,且MDI毒性小,在制备PU的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性较低。但分子结构中苯环的存在使MDI-PU在阳光中紫外线(UV)的作用下容易发生老化降解,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降低,表观上产生黄变,较大程度地影响了在户外领域的应用。另外,MDI是我国在世界化工行业的优势领域,而MDI的黄变难题一直困难着MDI在聚氨酯涂料和粘合剂的应用,因此,提高MDI-PU抗UV光老化性能是推动MDI产业和PU产业继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牟宗波(硕士论文“提高MDI型聚氨酯耐光性的研究”,陕西科技大学;2013年),利用多种不同有机抗老化助剂和无机的纳米氧化锌对MDI-PU进行共混改性,并采用色差、力学性能测试、光失重测试、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热分析(DSC)等测试、表征手段,通过人工加速老化实验对其抗UV光老化能力进行评估,得出了最佳的改性方案。利用三大类(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抗氧剂)五种抗老化助剂—UV-531、UV-P、HS-770、HS-944、Irganox1010对MDI-PU进行复配改性。结果表明,当使用组合抗老化剂HS-770+UV-P时,可以有效抑制MDI-PU的光降解反应和交联反应,表现为能提高材料的色泽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保持率,减少光降解的产物,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变化程度,当用量为1.5%时,对PU膜不但具有较强的抗老化作用,又能使材料保持较高的力学性能和力学性能保持率。该制备方法存在以纳米材料分散吸收紫外线,纳米材料团聚及其在聚氨酯的稳定性差,同时纳米材料的添加会造成聚氨酯膜的力学性能下降。

朱嘉琦等人(硕士论文,题目为“新型水性聚氨酯防眩光树脂的制备与应用”,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首先以聚四氢呋喃二醇(PTMG,分子量100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主要原料,2-[(2-氨乙基)氨基]乙磺酸钠(A95)、水合肼为后期扩链剂,制备水性聚氨酯防眩光树脂。探讨了制备WPU的反应温度和时间对WPU防眩光树脂的预聚体合成工艺的影响,确定了预聚反应先在60℃反应1h,再在80℃时反应2h,再在50℃下中和15min,最后在35℃以下乳化30min。FTIR分析了WPU预聚体和膜的结构,TG表征了一系列膜的耐热性,SEM表征证明了涂层表面生成了纳米级微球,这种微球结构使得涂层兼具较低光泽度与较高透光性能的特点。并研究了DMPA和A95用量对WPU防眩光性能和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DMPA用量在2.6-3.0%,A95用量在48-58%范围时,涂层符合防眩光要求,但其吸水率达到60%,耐水性差。其次对“核壳型”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防眩光树脂进行研究,FTIR分析表明成功制备出WPUA乳液,TEM证明形成了以丙烯酸酯为核聚氨酯为壳的“核壳型”微球结构。采用单因素分析法,探讨了R值、DMPA用量、HEA/NCO和MMA用量对膜表面形貌和防眩光性能的影响,采用IPDI的本身耐黄变性好,以核壳型丙烯酸酯类树脂改性工艺复杂,而异氰酸酯中最易产生黄变的MDI并未被采用此方法研究,另外,丙烯酸酯类树脂制备复杂,这样也造成生产成本比较高,因此需要对此技术进行优化。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大学,未经烟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34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