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布式的环境物联网信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3817.9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5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803 | 分类号: | H04L41/0803;H04L9/40;H04L6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与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50 | 代理人: | 马育妙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布式 环境 联网 信息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的环境物联网信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网关层、路由存储层、应用层;所述网关层,用于接收并处理传输的数据;所述路由存储层,用于转发并存储所述网关层接收到的数据;所述应用层,用于获取所述路由存储层的数据。本发明解决跨网段问题,降低互联互通带来的数据转发成本;支持公有、私有双部署方案;降低企业公网部署,私有运作的部署需求;存储、播发分离部署,最大程度上利用硬件资源;通过权限认证节点缓解数据非法利用的安全问题;通过权限认证节点建立多样化外部应用支撑的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的环境物联网信息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进步,大范围的环境监测成为可能。众多设备生产商、集成商、软件商开始从事相关工作。尤其是近年来云平台、物联网的兴起,为该领域快速发展提供了很好机会。
分布式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的技术,采用分布式组网,克服环境监测中的实际业务困难,完成数据整合-处理-发布整个流程节的联网体系。
现有的方案中,早期方案依托单一网络环境,组网局限大,实际运转中很难降低组网成本,其网络以单位划分;近期方案集中于云平台实现,忽略参与各方的现实困境。
当前环境监测领域面对以下几方面问题:
1.网络环境复杂:形式上包括有线网络、拨号网络、无线网络、无网络。网段跨界、涉及互联互通、vpn线路等。
2.体系复杂:
设备商方面:数量巨大的自定义协议,必须针对型号设备建立协议解析,现场工作面对相当多不确定性,调试、解析重复性劳动量巨大。
集成商方面:工艺控制要求多样,对数据形成不同要求,但现实中不同设备间通讯方式多样,通讯频率各异。数据即时性、有效性方面,集成商临的困境多,手段却非常有限。
企业应用方面:信息数据体系源头多,技术管理成本高。维护、改良大都依赖原厂家,备品备件往往难以第一时间发挥作用。
园区管理:关注点差异较大,有的关注能耗,有的关注排放,同时还有信息公开方面的需求,要求以大屏、微信等多种手段公开数据。
政府管理:关注安全、排放、关键设备运行等情况,对数据有效性、实时性,完整性要求严格。
3.应用复杂:
数据展示方式要求多:报表格式多、抄报方向多。
预警、报警要求复杂:报警线设立、报警方式、报警条件需求各异。
互联网平台展示需求多:网站、公众号、APP等多种形式;根据受众不同还要求不同权限展示。
受控(管理部门)数据校准管理:解决设备、技术标准升级、政策法规限定等方面对数据生产的需求。
厂商、维护服务:设备生产商、维护商追踪运行情况
4.数据所有权不明,部署方案受困,综合成本居高不下。
目前企业购买设备运转后,信息系统有两种方式运作,一种是企业自建体系,单独运转;二是基于“云”的平台化服务。
基于“云”的平台化服务存在的问题是仪表设备产生的数据归谁所有;仪表设备是企业购买还是租赁;目前各方面均无表述。
而企业自建体系大致上可以解决上述于“云”的平台化服务存在的问题,但仍然无法完全封堵数据通过各种技术渠道扩撒的现实。且自建体系成本非常高,除初期软硬件成本外,企业还不得不设立与本行业不相关的IT人员配置,成本增加明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利晟(杭州)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38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