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置摩擦钉可回收锚杆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4295.4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5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周盛全;张勇飞;李庆平;李栋伟;王玮健;史敏劼;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1/00 | 分类号: | E21D21/00;E21D21/02;E21D20/00;E02D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张雪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置 摩擦 可回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置摩擦钉可回收锚杆,包括可回收锚杆、钻头、扩大盘、锚头、气压管、锚杆支架、螺母、螺旋肋、外置摩擦钉出口、外置摩擦钉、保护孔、信号传输器、轴力计、信号传输线、弹簧、限位器、上垫圈、下垫圈和熔断层。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外置摩擦钉可在气压的冲击下凸出外置摩擦钉出口,可以利用高压气体可将外置摩擦钉嵌入周围岩土体中,实现较好的锚固效果,外置摩擦钉的旁侧都固定有一个轴力计且轴力计通过信号传输线和信号传输器连接在一起,便于传送轴力信号,使得信号传输器能够通过信号传输线向熔断层输入高压促使熔断层断开,让外置摩擦钉和可回收锚杆分离,便于后期拔出可回收锚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回收锚杆,具体为一种外置摩擦钉可回收锚杆,属于岩土工程支护结构领域。
背景技术
在土木工程所涉及巷道、隧道、基坑和边坡施工中,受开挖范围岩土体自身特性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围岩或者周围土体会出现较大变形,给施工以及后续建构筑物的使用带来巨大安全隐患,加固开挖范围内岩土体具有重大意义。现阶段岩土工程领域,锚杆具有安装简便,施工所需空间小,造价低廉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岩土体的初期支护或者最终支护等工程领域,锚杆通过锚固段与土体之间的接触应力产生作用,其中在锚杆外壁增加摩阻片,或者在锚杆末端增加阻力装置,可实现提高锚杆承载力的目标,但这种锚杆支护功能失效后,无法进行回收,给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同时也是资源浪费。部分锚杆通过设置回收装置,实现锚杆的回收,但是其锚杆本身的承载力并未得到提高,换一个角度而言,此类锚杆片面强调锚杆回收,并未做到增加锚杆承载力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外置摩擦钉可回收锚杆。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外置摩擦钉可回收锚杆,包括可回收锚杆、钻头、扩大盘、锚头、气压管、锚杆支架、螺母、螺旋肋、外置摩擦钉出口、外置摩擦钉、保护孔、信号传输器、轴力计、信号传输线、弹簧、限位器、上垫圈、下垫圈和熔断层;所述可回收锚杆的顶端固定有锚头,所述可回收锚杆的顶端固定有钻头,所述钻头的另一端固定有扩大盘,所述扩大盘的直径大小介于钻头的最小直径和最大直径之间,所述可回收锚杆和锚头的内部设置有气压管,所述锚杆支架安装在锚头上,所述螺母通过螺纹安装在锚头上,所述可回收锚杆的外壁上设置固定有螺旋肋,所述可回收锚杆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外置摩擦钉出口,所述螺旋肋和外置摩擦钉出口的位置错开布置,所述外置摩擦钉出口的内部安装有外置摩擦钉,所述外置摩擦钉可在气压的冲击下凸出外置摩擦钉出口,所述可回收锚杆上设置有保护孔,所述锚头的内部设置有信号传输器,所述信号传输器和信号传输线连接在一起,所述外置摩擦钉的旁侧都固定有一个轴力计,所述轴力计和信号传输线连接在一起,所述轴力计通过信号传输线和信号传输器连接在一起,所述外置摩擦钉的内部设置有熔断层,所述外置摩擦钉出口的内壁上设置有上垫圈和下垫圈,所述上垫圈斜向外侧出露内嵌于可回收锚杆的杆壁内且下垫圈斜向内侧出露内嵌于可回收锚杆的杆壁内,所述限位器与弹簧连接在一起,所述限位器与弹簧位于可回收锚杆的内部,所述限位器的一端抵在外置摩擦钉上且限位器可在弹簧的推动下运动。
进一步的,为了可以利用高压气体可将外置摩擦钉嵌入周围岩土体中,所述外置摩擦钉可在气压的冲击下凸出外置摩擦钉出口。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信号传输器能够通过信号传输线向熔断层输入高压促使熔断层断开,所述外置摩擦钉的旁侧都固定有一个轴力计且轴力计通过信号传输线和信号传输器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为了在外置摩擦钉未受高气压时对外置摩擦钉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所述上垫圈斜向外侧出露内嵌于可回收锚杆的杆壁内且下垫圈斜向内侧出露内嵌于可回收锚杆的杆壁内。
进一步的,为了当外置摩擦钉嵌入周围岩土体中时在外置摩擦钉底部拖住钉体,所述限位器的一端抵在外置摩擦钉上且限位器可在弹簧的推动下运动。
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将可回收锚杆钻至土层设计深度,所述扩大盘的直径大小介于钻头的最小直径和最大直径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42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链型湿强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下一篇:一种阀门同轴度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