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农作物粉垄零灌溉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4331.7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5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韦本辉;劳承英;周佳;周灵芝;申章佑;黄渝岚;李艳英;胡泊;韦元波;张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22/20;A01B79/02;A01C1/00 |
代理公司: | 南宁市来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8 | 代理人: | 石本定 |
地址: | 530007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作物 粉垄零 灌溉 种植 方法 | ||
一种农作物粉垄零灌溉种植方法,种植步骤为:(1)在雨季前或雪季前进行深耕粉垄整地,粉垄深度40‑60厘米;(2)按当地农作物种植习性,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将农作物种子进行传统浸水催芽处理后播种,种子播种量要求比传统灌溉种植播种量增加10%‑20%,播种深度加深1‑3厘米,然后盖土;(3)田间管理实行零灌溉,利用当地天然降水自然下渗入土,施肥参照常规施肥法,结合中耕或雨前施放肥料;(4)适时收获后,按当地农作物种植时段,对地块轻耕后或免耕按上述播种和田间管理技术种植2‑3茬农作物。本方法采用超深耕深松粉垄耕作,配套种子浸水催芽、种子播种量适当增加和播种深度适当加深技术,保障在零灌溉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和正常成熟收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作物粉垄连年零灌溉生态种植方法,本技术主要应用于华北平原等水资源紧缺地区。
背景技术
华北平原是中国东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黄淮海平原。位于北纬32°~40°,东经114°~121°。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西倚太行山一伏牛山,东临渤海和黄海,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7省市,面积30万平方千米。
华北平原降水量不够充沛,年降水量为500~900毫米。河北省中南部的衡水一带降水量<500毫米,为易旱地区。黄河以南地区降水量为700~900毫米,基本上能满足两熟作物的需要。平原西部和北部边缘的太行山东麓、燕山南麓可达700~800毫米,冀中的束鹿、南宫、献县一带仅400~500毫米。各地夏季降水可占全年50~75%,且多暴雨,尤其在迎受夏季风的山麓地带,暴雨常形成洪涝灾害。降水年际变化甚大,年相对变率达20~30%,京、津等地甚至在30%以上。华北平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456立方米/年,不足全国的1/6。地表水时空分布济南黄河标准化堤防不均,地下水已成为华北平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石家庄、北京、邢台、邯郸、保定、衡水、廊坊、唐山等城市的地下水开采量已占总供水量的70%以上。
2000年华北平原地下水开采量为212.0亿立方米。其中,浅层地下水开采量为178.4亿立方米,占总开采量的84.2%。深层地下水开采量为33.6亿立方米,占总开采量的15.8%。由于多年的地下水超采,辽阔的华北平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包括浅层漏斗和深层漏斗在内的华北平原复合地下水漏斗,面积7328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2.6%;而在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在开发城市地下空间时,亦频频遇到了因为过度开发地下空间而导致地陷的问题。
华北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谷子和甘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大豆和烟草等。如在华北平原利用传统工艺种植农作物,由于降雨量不足很难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需要人工灌溉;然而在水资源紧张的华北平原人工灌溉农作物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需要一种减少人工灌溉的农作物种植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农作物粉垄零灌溉种植方法,本方法采用超深耕深松粉垄耕作,以构建“超级土壤水库”增贮天然降水保持土壤合理持水量,利用粉垄表面土壤细碎表面积大夜晚吸纳空气水分多,创造白天蒸腾和晚上吸纳良好的土壤水分盈余效应,种植农作物,配套种子浸水催芽、种子播种量适当增加和播种深度适当加深技术,保障种子正常萌发出苗和在零灌溉下正常生长发育和正常成熟收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农作物粉垄零灌溉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种植步骤为:
(1)在雨季前或雪季前进行深耕粉垄整地,深耕粉垄整地是利用耕作机械耕作整地,耕作深度45-60厘米,构建超级耕地水库,让天然降水贮藏于土壤之中,建立持水量充足的“土壤水库”,并能多年不断接纳贮藏天然降水以补充良好的“土壤水库”库容状态,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和正常成熟收获,整好的地块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43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