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组合物、液晶显示元件、液晶显示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4897.X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2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奎;康素敏;梁志安;员国良;李洪峰;李佳明;梁瑞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9/44 | 分类号: | C09K19/44;G02F1/13;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 11354 | 代理人: | 张峰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组合 液晶显示 元件 液晶显示器 | ||
本公开涉及液晶组合物,包含该液晶组合物的液晶显示元件、液晶显示器,属于液晶显示领域。本公开的液晶组合物,包含式Ⅰ所示的化合物、以及一种或多种式Ⅱ所示的化合物,该液晶组合物可以增大介电各向异性、提高电压保持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液晶显示领域,更具体地,涉及液晶组合物及包含该液晶组合物的液晶显示元件、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显示是把电信号(数据信息)转变为可视光(视觉信息)的过程,平板显示器(FlatPanel Display,FPD)是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类显示设备。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是FPD中最早被开发出来,并被商品化的产品。目前,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Crystal,TFT-LCD)已经成为LCD应用中的主流产品。
TFT-LCD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基础研究阶段,在实现大生产,商业化之后,TFT-LCD产品以其轻薄、环保、高性能等优点,迅速得到市场的认可,其逐渐向大尺寸和多种类应用发展。无论是小尺寸的手机屏、大尺寸的笔记本电脑(Notebook PC)或监视器(Monitor),以及大型化的液晶电视(LCDTV),到处可见TFT-LCD的应用。TFT-LCD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扭曲向列/超扭曲向列(TN/STN)型、平面转换(IPS)型、及垂直配向(VA)型。早期商用的TFT-LCD产品基本采用了扭曲向列(Twisted Nematic,TN)型显示模式,其最大问题是视角不够大。随着TFT-LCD产品尺寸的增加,特别是TFT-LCD在TV领域的应用,具有广视野角特点的面内切换(In-PlaneSwiching,IPS)显示模式被开发出来并加以运用。IPS显示模式最早由美国人R.Soref(索里夫)在1974年以论文形式发表,并由德国人G.Baur(鲍尔)提出将其作为广视角技术应用于TFTLCD。1995年,日本日立公司开发出了世界首款13.3寸IPS模式的广视野角TFT-LCD产品。
VA型液晶显示器相对其他种类的液晶显示器具有极高的对比度,是因为在不加电的暗态时,液晶分子垂直于基板表面排列,不产生任何相位差,漏光极低,暗态亮度很小,对比度很高,使其在大尺寸显示,如电视等方面具有非常广的应用。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液晶显示器响应速度不够快、阈值电压不够低、电压保持率不够高、离子密度不够低、显示良品率较低已经成为显示器达到更高性能规格的主要障碍,改进上述各项指标也是各器件厂商一直追求的目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人等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通过使用本公开的液晶组合物,可以增大液晶材料介电各向异性、提高电压保持率。
本公开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元件,其包含本公开的液晶组合物,该液晶显示元件具有快的响应速度。
本公开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包含本公开的液晶组合物,该液晶显示器具有快的响应速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公开提供液晶组合物,其中包含式Ⅰ所示的化合物、以及一种或多种式Ⅱ所示的化合物,
式Ⅱ中,R1表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氟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或者、氟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R1所示基团中任意一个或多个不相连的-CH2-任选被亚环戊基、亚环丁基或亚环丙基取代;
R2表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氟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或者、氟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
本公开还提供液晶显示元件,其包含本公开的液晶组合物,所述液晶显示元件为有源矩阵寻址显示元件或者无源矩阵寻址显示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48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