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稳定土挤压固化预制桩及其应用软基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5117.3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1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薛若璞;张计;罗柳;雷美清;魏明利;周龙;胡鹏;姜志全;张旺兴;邓冰杰;徐洲;周小进;张晓欣;杜魁;杨兴;蔡渊;陈勇;陈泽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武汉中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7/18;E02D5/50;E02D15/04;C04B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稳定 挤压 固化 预制 及其 应用 处理 方法 | ||
1.稳定土挤压固化预制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桩身,其由废弃土加工制成,外周尺寸略小于钢沉管;
桩内孔,其自上至下贯穿形成于所述桩身的中心;
桩面凹槽,其凹设形成于所述桩身的上下端面,自所述桩内孔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
桩周凹槽,其凹设形成于所述桩身的外周,自所述桩身的上下端面沿竖直方向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土挤压固化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为类圆柱状结构,所述桩面凹槽沿径向延伸,所述桩周凹槽沿轴向延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稳定土挤压固化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桩面凹槽的数量为4个,桩周凹槽的数量为4个,桩周凹槽与桩面凹槽贯通形成匚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稳定土挤压固化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的外径为400mm,所述桩内孔的直径为13 3mm,所述桩身的长度为1300mm,所述桩面凹槽、桩周凹槽的直径为6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稳定土挤压固化预制桩,其特征在于,制备所述桩身时,捣碎废弃土,粉碎粘土最大粒径不超过20mm,向废弃土中添加其质量4-8%的水泥、1-2%的粉煤灰、0.1-0.2%的石膏、0.05-0.09%的黄碱、0.001-0.002%的盐酸,混合,一次挤压成型,挤压后的桩体压实度不小于98%。
6.应用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稳定土挤压固化预制桩的软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根据设计要求,将场地整平至施工要求标高;
步骤2)根据设计要求,精准定位施工桩位,桩机就位;
步骤3)在步骤2)精确定位的施工桩位上,使用履带吊悬吊振动锤,将振动锤与大行程液压钳固定,将大行程液压钳与钢沉管连接,在振动锤的动力作用下,使钢沉管沉入土体,快速成孔;
步骤4)解除大行程液压钳与钢沉管的连接,更换另一个钢沉管,移至下一桩位,重复步骤3);
步骤5)成孔桩位依次放置所述稳定土挤压固化预制桩,直至桩长达到设计要求;
步骤6)在所述桩内孔、钢沉管与所述稳定土挤压固化预制桩之间的空隙注浆,浆液在空隙、内孔流动,注浆均匀;
步骤7)拔除钢沉管,清洗回收备用;
步骤8)重复步骤5)至步骤7)直至完成施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稳定土挤压固化预制桩的软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的注浆过程具体为:
提供一导引装置,包括垫块、导引筒、多个导引管,所述导引管的中间设有气囊,所述导引管的一端插入所述导引筒、另一端朝下悬挂设置;
将所述垫块放置于所述桩内孔,将所述导引筒放置在所述垫块上,将多个导引管沿所述桩面凹槽、桩周凹槽布置,并插入所述空隙,使所述导引管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向导引筒与桩内孔之间持续注浆,同时,向所述导引筒内持续注浆,使所述导引管的一端插入浆面以下、另一端距离所述桩身的下端面一定长度,挤压气囊,使所述导引管中浆液流动;
浆面快没过所述导引管的另一端时,移除所述导引装置,并向所述导引筒内持续注浆至浆面与所述桩身的上端面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武汉中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交二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武汉中力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511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