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茶加工用揉搓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6548.1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59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引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小引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戴秀秀 |
地址: | 3151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茶 工用 揉搓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绿茶加工用揉搓设备,包括用于将茶叶进行反复烘干和揉搓的烘揉箱、用于对茶叶进行翻动揉搓的茶叶反揉机构和对烘揉箱内部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所述茶叶反揉机构设置在烘揉箱上,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烘揉箱的内部,所述烘揉箱的表面铰接有操作门,涉及茶叶加工领域。该绿茶加工用揉搓设备通过设置特殊的揉搓结构,茶叶纵向多层分布,上下层结构相互作用,茶叶的揉搓与烘干紧密的结合起来,不仅茶叶烘干均匀,面积纵向增大,且揉搓全面彻底,从而有效的解决了一般的茶叶的揉搓与烘干紧密相关,现有的装置难以很好的将揉搓与烘干结合起来,在茶叶揉搓和烘干交替的过程中容易浪费时间,且揉搓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茶加工用揉搓设备。
背景技术
绿茶在加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反复的烘干和揉搓,在烘干到一定程度后需要对绿茶进行揉搓,揉搓后需要再次烘干,往往需要反复操作两三次,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塑形,另一方面是为了揉出茶汁,使其在烘干后冲泡时可以更加容易出味,茶叶的烘干和揉搓需要交替进行,难以彻底分开,目前的设备为了方便均匀烘干,常采用较为宽敞的结构支撑茶叶,并且需要不停的翻炒茶叶,而揉搓也需要一定的结构进行操作,而为了统一烘干和揉搓,一般结构较为简单,例如常见的揉搓设备是在烘干基础上添加揉搓锤,使用锤子在茶叶的表面上滚动来揉搓茶叶,这容易揉搓不均匀,也不彻底,且全部揉搓一遍耗时较长,现在比较常用的方式还是人工揉搓,一方面揉搓的较为均匀,另一方面是比较方便控制其揉搓的力度,但是人工揉搓需要不断的取出茶叶筛进行揉搓,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一般的茶叶的揉搓与烘干紧密相关,现有的装置难以很好的将揉搓与烘干结合起来,在茶叶揉搓和烘干交替的过程中容易浪费时间,且揉搓效率较低,所以需要一种绿茶加工用揉搓设备。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茶加工用揉搓设备,解决了一般的茶叶的揉搓与烘干紧密相关,现有的装置难以很好的将揉搓与烘干结合起来,在茶叶揉搓和烘干交替的过程中容易浪费时间,且揉搓效率较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绿茶加工用揉搓设备,包括用于将茶叶进行反复烘干和揉搓的烘揉箱、用于对茶叶进行翻动揉搓的茶叶反揉机构和对烘揉箱内部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所述茶叶反揉机构设置在烘揉箱上,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烘揉箱的内部,所述烘揉箱的表面铰接有操作门,所述操作门的表面套接有密封垫,所述操作门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扣锁,所述操作门的表面通过扣锁与烘揉箱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烘揉箱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设置操作门是为了方便操作烘揉箱内部工作,设置排气口是为了排出气体。
优选的,所述茶叶反揉机构包括两个支撑侧板、若干个反揉框、若干条反揉橡胶绞绳、若干条揉搓毛杆、强力弹簧、揉搓条杆、往复杆和活动揉搓球,两条所述支撑侧板固定连接在烘揉箱的内底壁上,所述支撑侧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反揉框,最下方位于支撑侧板上的反揉框的正上方设置有至少一个相同的反揉框,两个相邻的反揉框之间设置有升降橡胶囊,所述升降橡胶囊与反揉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最下方所述反揉框的下表面不设置升降橡胶囊,所述升降橡胶囊位于反揉框的三条边上,所述升降橡胶囊的表面套接有输气管,所述烘揉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泵,气泵的输出端与输气管的一端套接,所述输气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控制气阀,设置升降橡胶囊是为了通过升降橡胶囊来控制相邻两个反揉框之间的距离,同时只设置三个边上有升降橡胶囊是为了方便将茶叶放在反揉框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小引,未经张小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65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