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氏体耐热钢在超临界高温蒸汽下氧化膜厚度的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6580.X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618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7 |
发明(设计)人: | 章亚林;张开;王学;任德军;左志雄;刘胜利;丁伟平;黄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C10/00 | 分类号: | G16C10/00;G16C20/10;G16C20/70;G16C6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 |
地址: | 2100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氏体 耐热钢 临界 高温 蒸汽 氧化 厚度 计算方法 | ||
1.一种马氏体耐热钢在超临界高温蒸汽下氧化膜厚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氏体耐热钢为9%Cr马氏体耐热钢,高温蒸汽氧化膜厚度的公式为:
其中,X为氧化层厚度,A为常系数,Q为激活能,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t为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马氏体耐热钢在超临界高温蒸汽下氧化膜厚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蒸汽温度范围为550℃~700℃,蒸汽压力范围为23.0~35.0MPa,时间范围为200~20000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马氏体耐热钢在超临界高温蒸汽下氧化膜厚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膜厚度的公式中n=0.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马氏体耐热钢在超临界高温蒸汽下氧化膜厚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活能Q和时间t之间存在的数学关系为:
Q=39659.32t0.009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马氏体耐热钢在超临界高温蒸汽下氧化膜厚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系数A的值为11616.8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马氏体耐热钢在超临界高温蒸汽下氧化膜厚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氏体耐热钢高温蒸汽氧化膜厚度公式,当氧化时间为200h时,Q的值为41628.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马氏体耐热钢在超临界高温蒸汽下氧化膜厚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氏体耐热钢高温蒸汽氧化膜厚度公式,当氧化时间为600h时,Q的值为42057.0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马氏体耐热钢在超临界高温蒸汽下氧化膜厚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氏体耐热钢高温蒸汽氧化膜厚度公式,当氧化时间为1000h时,Q的值为42256.6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马氏体耐热钢在超临界高温蒸汽下氧化膜厚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氏体耐热钢高温蒸汽氧化膜厚度公式,当氧化时间为1500h时,Q的值为42414.7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马氏体耐热钢在超临界高温蒸汽下氧化膜厚度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氏体耐热钢高温蒸汽氧化膜厚度公式,当氧化时间为2000h时,Q的值为43426.6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大学,未经国家能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658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