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桩头的环切装置及环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7113.9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4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宏;徐勇;戎密仁;孙建军;边晓峰;戎虎仁;唐昌敏;张天忠;艾立国;李佳坤;陶丰龙;李军;董浩;陈建金;王成刚;牛志伟;张文轩;赵旭;张佳瑶;陶科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石家庄铁道大学;山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9/00 | 分类号: | E02D9/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张贵勤 |
地址: | 7100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桩头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桩头的环切装置及环切方法。环切装置包括支板、转轴、驱动机构、托板、滑板、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限位板、第三调节机构和切割机构。支板与工程机械相连。转轴与支板转动连接。驱动机构与转轴相连。托板与转轴相连。滑板与托板滑动连接。第一调节机构与滑板相连,驱动滑板水平移动。第二调节机构与滑板相连,且与限位板相连,驱动限位板竖直移动。第三调节机构与限位板相连,且与切割机构相连,驱动切割机构水平移动。切割机构设有切割片。该装置便于将钢筋剥离,作业过程省时省力,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也能避免钢筋被损坏,从而保护桩头钢筋的完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桩头的环切装置及环切方法。
背景技术
承台是指为承受、分布由桩传递的荷载,在桩顶部设置的、用于联结各个桩顶的钢筋混凝土平台。承台把几根、甚至十几根桩柱联结在一起形成桩基础。其中,低桩承台一般埋在土中或部分埋进土中,用于工业或民用建筑。为增强桩与承台的连接强度,桩头一般伸入承台0.1米,并有钢筋锚入承台,承台上再浇筑其他结构,形成完整的传力体系。
在灌注桩施工时,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由于浆液向上返,而且混凝土浇筑时桩头部分难免落入泥土等杂质,再者混凝土的侧向力会导致颈缩现象,因此,桩头强度难以保证。施工规范规定:灌注桩施工时,桩顶实际标高应高于设计标高0.5米至1米,以保证桩头的混凝土强度;但在后续的承台施工时,高于设计标高的桩头部分必须凿除,该部分工作称为截桩头。
目前,截桩头的方式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人工作业,需要施工人员手动凿除超出设计标高的混凝土。作业过程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难以完成工期要求。
第二种是利用破桩机的钎杆挤压桩身,从而将桩头破除。但该方式容易损坏钢筋,造成桩头钢筋无法与承台的钢筋笼绑扎,继而影响桩与承台的连接强度;另外,由于施工不规范,实际应用中大多桩径不规整,导致破桩机无法与桩头匹配;再者,破桩机采购成本高,无法大范围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桩头的环切装置及环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作业费时费力、而破桩机容易损坏桩头钢筋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桩头的环切装置,包括:
支板,用于与工程机械相连;
转轴,与所述支板转动连接;
驱动机构,与所述转轴的第一端相连,且用于驱动所述转轴旋转;
托板,长度方向与所述转轴的轴线方向相垂直,且与所述转轴的第二端相连,用于在所述转轴的带动下、绕所述转轴的轴线转动;
滑板,与所述托板滑动连接;
第一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托板上,且与所述滑板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滑板、沿所述托板的长度方向移动;
第二调节机构,第一端与所述滑板相连;
限位板,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第二端相连,且用于在所述第二调节机构的驱动下、沿与所述托板相垂直的方向移动;
第三调节机构,第一端与所述限位板相连;和
切割机构,与所述第三调节机构的第二端可拆卸连接,且用于在所述第三调节机构的驱动下、沿与所述托板相平行的方向移动;所述切割机构设有切割片;所述切割片用于切割桩头的混凝土。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
第一液压缸,缸体设置在所述托板上,且伸缩杆与所述滑板相连,用于驱动所述滑板、沿所述托板的长度方向移动。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石家庄铁道大学;山西大学,未经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石家庄铁道大学;山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71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墨烯复合电热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纽扣电池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