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纽扣电池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7125.1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21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平;黄子欣;周开礼;吴永文;王雁斌;吴劲贤;刘双飞;吴荣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万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10/04;H01M6/10;H01M6/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林捷;蔡学俊 |
地址: | 3636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纽扣 电池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罩置而成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设有卷绕体,所述卷绕体包括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和位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之间用于隔离正、负电极片的隔离体,所述卷绕体上具有分别向卷绕体上方及下方延伸的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与正电极片连接,所述负极极耳与负电极片连接,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中至少一个通过具有粘性的导电层,使其与上壳体或下壳体上跟卷绕体上、下端面相对的内面电性连接;所述具有粘性的导电层为单面带粘性,具有粘性的导电层长度和/或宽度大于极耳,该带粘性的一面粘连极耳,同时长出的部分粘接于上壳体或下壳体上跟卷绕体上、下端面相对的内面;在组装上壳体、下壳体和卷绕体前,卷绕体上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与两个具有粘性的导电层连接,接着将卷绕体放入上壳体或下壳体内部后并注液,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压紧,即使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通过具有粘性的导电层与上壳体或下壳体的内面电性连接;所述具有粘性的导电层随着电池内部温度高于100摄氏度后粘性逐步降低,逐步断开正极极耳或负极极耳与上壳体或下壳体上跟卷绕体上、下端面相对的内面电性连接;所述具有粘性的导电层为带粘性的导电胶层、带粘性的导电胶带层、带粘性的金属箔层、液态金属层或低温合金层;所述卷绕体上、下面贴设有绝缘板,在上壳体外周壁套设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的下部弯折包覆至上壳体内周壁的下部,所述下壳体的内周壁压配在绝缘套的外周上;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均通过具有粘性的导电层与上壳体或下壳体内面电性连接;所述上壳体或下壳体上跟卷绕体上、下端面相对的内面上至少一个设有未形成环形的凹刻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纽扣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粘性的导电层为双面带粘性,带粘性的两个面分别粘连极耳和壳体的内面。
3.一种纽扣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纽扣电池包括罩置而成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设有卷绕体,所述卷绕体包括正电极片、负电极片和位于正电极片、负电极片之间用于隔离正、负电极片的隔离体,所述卷绕体上具有分别向卷绕体上方及下方延伸的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所述正极极耳与正电极片连接,所述负极极耳与负电极片连接,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中至少一个通过具有粘性的导电层,使其与上壳体或下壳体上跟卷绕体上、下端面相对的内面电性连接;所述具有粘性的导电层为单面带粘性,具有粘性的导电层长度和/或宽度大于极耳,该带粘性的一面粘连极耳,同时长出的部分粘接于上壳体或下壳体上跟卷绕体上、下端面相对的内面;在组装上壳体、下壳体和卷绕体前,卷绕体上的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分别与两个具有粘性的导电层连接,接着将卷绕体放入上壳体或下壳体内部后并注液,将上壳体和下壳体压紧,即使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通过具有粘性的导电层与上壳体或下壳体的内面电性连接;所述具有粘性的导电层随着电池内部温度高于100摄氏度后粘性逐步降低,逐步断开正极极耳或负极极耳与上壳体或下壳体上跟卷绕体上、下端面相对的内面电性连接;所述具有粘性的导电层为带粘性的导电胶层、带粘性的导电胶带层、带粘性的金属箔层、液态金属层或低温合金层;所述卷绕体上、下面贴设有绝缘板,在上壳体外周壁套设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的下部弯折包覆至上壳体内周壁的下部,所述下壳体的内周壁压配在绝缘套的外周上;所述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均通过具有粘性的导电层与上壳体或下壳体内面电性连接;所述上壳体或下壳体上跟卷绕体上、下端面相对的内面上至少一个设有未形成环形的凹刻槽;制作步骤:1)准备上壳体、下壳体和卷绕体,2)将具有粘性的导电层与正极极耳和负极极耳粘接,3)将卷绕体放入上壳体或下壳体内部,并在上壳体或下壳体内部注液;4)将上壳体与下壳体相对盖合压紧,使正极极耳或负极极耳通过具有粘性的导电层与上壳体或下壳体上跟卷绕体上、下端面相对的内面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纽扣电池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粘性的导电层为双面带粘性时,将带粘性的两个面分别与极耳和壳体的内面进行粘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万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漳州万宝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71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桩头的环切装置及环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青稞糕点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