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上部溶洞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7452.7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99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姜冰;王方立;韩晓东;葛浪潮;吴建峰;肖向荣;刘怀刚;高世强;陶坡;韩春鹏;唐代新;赵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F16/02;E21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刘延喜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上部 溶洞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隧道上部溶洞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隧道掌子面的上部通过溶洞底部之后,清理溶洞内部;
在溶洞与地表连通的一侧浇筑混凝土挡墙;浇筑混凝土挡墙时,在溶洞底部设置混凝土基础;在所述混凝土挡墙表面设置安全棚架;在所述混凝土挡墙内预埋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与隧道内的其他引流孔道连通;
对隧道进行外层护拱和初期支护施工;
在所述外层护拱之外填充混凝土缓冲层;
在所述混凝土缓冲层之上沉积砂质缓冲层;
其中,在布设的外层护拱和初期支护的钢质骨架上预埋输送混凝土的泵送管,用于形成外层护拱和混凝土缓冲层,以及用于形成外层护拱和初期支护之间的混凝土护拱;所述泵送管的入口露出在所述初期支护外,所述泵送管的末端延伸至预设的砂质缓冲层底部,在预埋泵送管的钢质骨架上切割出孔洞,以及/或者在泵送管的管壁开设多个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上部溶洞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溶洞内部之前,对隧道内部进行排险和淤泥清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上部溶洞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溶洞内部,采用以下至少一种方式:
台阶法开挖;
人工开挖;
机械开挖;
爆破开挖;
对开挖后的溶洞内壁进行初期支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上部溶洞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爆破开挖时,采用微振动光面爆破法,炮眼痕迹率大于50%,相邻两个炮孔之间出现的台阶误差小于10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上部溶洞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棚架的顶部与溶洞顶部的距离大于4.5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上部溶洞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孔入口处设置反滤层,所述排水孔出口的最低点高出所述混凝土挡墙的基础至少30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上部溶洞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缓冲层的顶部距离所述外层护拱至少150c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上部溶洞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管每次泵送厚度小于50cm的混凝土,当最上层混凝土的强度达到70%以上再进行下一次的泵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上部溶洞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泵送管用于泵送C20混凝土。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上部溶洞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隧道进行外层护拱和初期支护施工时,在布设的钢质骨架上预埋输送砂粒的吹砂管,所述吹砂管的入口露出在所述初期支护外,所述吹砂管的末端延伸至预设的砂质缓冲层顶部以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隧道上部溶洞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根所述吹砂管沿隧道掌子面的中轴线布设。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隧道上部溶洞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砂质缓冲层的厚度至少为200cm。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隧道上部溶洞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吹砂管用于输送粒径为3.1mm的砂粒。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上部溶洞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隧道进行外层护拱和初期支护施工时,所述外层护拱的护拱基础设置在溶洞底部或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74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