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交流电源异常的电路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7670.0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3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巨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42 | 分类号: | G01R31/4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孙惠娜 |
地址: | 7351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交流 电源 异常 电路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PLC控制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检测交流电源异常的电路及其方法,包括PLC,所述PLC上连接有外部检测电路,所述外部检测电路包括被检测电源,所述被检测电源的L端分别串入第一降压限流电阻和第二降压限流电阻,所述第一降压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半波整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降压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半波整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半波整流二极管的阴极接入PLC数字量输入点“0.4”,所述第二半波整流二极管的阳极接入PLC数字量输入点“0.5”,所述被检测电源的N端接入PLC数字量输入点公共端“2M”;通过PLC数字量输入点与外部检测电路的配合,实现了交流电源异常的快速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PLC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交流电源异常的电路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日常使用的交流电源,在安全可靠性上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由于电气系统各类故障,将导致电源的异常波动,10ms以上的电源波动,就会造成敏感设备跳闸、停机,故此快速的检测出交流电源的异常波动,并根据预先设置好的控制程序,采取相应的补救控制措施,使电源波动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显得尤为重要。
PLC为可编程序控制器,虽然PLC广泛的应用于各类工业控制领域,但是其对交流电源异常的快速检测,尤其是利用PLC数字量输入点,实现交流电源异常检测,未见应用先例,如果能够通过PLC快速检测到交流电源的异常波动,势必可利用PLC的逻辑控制,采取相应的联锁补救措施,使电源波动造成的不利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交流电源异常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检测交流电源异常的电路及其方法。
为了满足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检测交流电源异常的电路,包括PLC,所述PLC上连接有外部检测电路,所述外部检测电路包括被检测电源,所述被检测电源的L端分别串入第一降压限流电阻和第二降压限流电阻,所述第一降压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半波整流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降压限流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半波整流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半波整流二极管的阴极接入PLC数字量输入点“0.4”,所述第二半波整流二极管的阳极接入PLC数字量输入点“0.5”,所述被检测电源的N端接入PLC数字量输入点公共端“2M”。
优选的,一种检测交流电源异常的电路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当被检测的交流电源“L”、“N”上电时,电流通过第一限流降压电阻1,经第一半波整流二极管3,交流电的正半周流入PLC数字量输入端子“0.4”;同时电流通过第二限流降压电阻2,经第二半波整流二极管4,交流电的负半周流入PLC数字量输入端子“0.5”;使得PLC光耦输入点I0.4流过交流电流的正半周,I0.5流过交流电流的负半周;
步骤二:根据检测需要,通过设置恰当的第一限流降压电阻1、第二限流降压电阻2的阻值,来实现被检测的交流电源A’、B’、C’、D’、E’点电压值,与PLC数字量输入点I0.4、I0.5光耦状态门槛电流值对应,即被检测的交流电源电压绝对值大于等于A’、B’、C’、D’点电压值时,流经光耦的电流大于等于其门槛电流,数字量输入点逻辑为“1”,也即交流电源在AB段、CD段时,I0.4或I0.5光耦被“点亮”,PLC对应的数字量逻辑为“1”,交流电变化至BC段、DE段时,流经I0.4与I0.5光耦的电流小于其门槛电流,光耦被“熄灭”,对应的数字量逻辑为“0”;在PLC逻辑控制程序中,根据I0.4、I0.5数字量逻辑变化的时间长短来判断电源异常。
优选的,当数字量输入点I0.4与I0.5同时逻辑为“0”的时间超过正常BC段时间量值时,判定为欠电压故障。
优选的,当I0.4或I0.5数字量逻辑为“1”的时间超过正常AB段时间量值时,判定为过电压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76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