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海工环境的桥梁用钢套筒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7722.4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09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鑫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70 | 分类号: | C21D1/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环境 桥梁 钢套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海工环境的桥梁用钢套筒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聚醚醚酮混合材料;S2.取钢套筒利用淬火炉对钢套筒进行加热,加热的温度范围为800~850℃,后表面喷砂除锈;S3.将S1制得的聚醚醚酮混合材料喷涂或滚涂在经S2处理过的钢套筒表面,常温成膜;S4.将经S3处理的钢套筒在热处理炉内高温200~420℃烘烤并保温2h,或采用中频加热至400℃并持续1h,然后自然降温至室温。通过本工艺制得的复合钢套筒耐中性盐雾实验腐蚀可以达20000h,具备超长效的耐化学腐蚀、耐高温、耐辐射、耐剥离性、耐磨性的性能。同时具备了疏水和不沾的特点,可以有效避免海洋生物在钢套表面的附着。且对自然环境没有毒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腐材料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适用于海工环境的桥梁用钢套筒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跨海桥梁因所处的海洋环境影响,以及后续桥面受车辆行驶震动、摩擦以及桥面的雨雪消融、撒盐除雪施工等影响,耐腐蚀性能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即使是不锈钢的套筒也由于所处环境的复杂性,依然受到一定的腐蚀,难以克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海工环境的桥梁用钢套筒的生产工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适用于海工环境的桥梁用钢套筒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聚醚醚酮混合材料,按质量百分比,将20~25%的聚醚醚酮粉末、15~20%的四氟乙烯树脂、15~20%的疏水树脂、10~15%的耐磨无机材料、5~10%的耐高温乳液,余量为水,混合并在60℃的环境中反应24小时,得到聚醚醚酮混合材料;
S2.取钢套筒利用淬火炉对钢套筒进行加热,加热的温度范围为800~850℃,后表面喷砂除锈;
S3.将S1制得的聚醚醚酮混合材料喷涂或滚涂在经S2处理过的钢套筒表面,常温成膜;
S4.将经S3处理的钢套筒在热处理炉内高温200~420℃烘烤并保温2h,或采用中频加热至400℃并持续1h,然后自然降温至室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S5.制备氟碳树脂溶剂,按质量百分比,取甲基丙烯酸丁酯20~25%、丙二醇甲醚10~15%、硬脂酸20~35%、甲酮15~25%,其余为水,在50~60℃环境下聚合反应2~2.5h,制得氟碳树脂溶剂;
S6.将经S4处理后的钢套筒置入S5制得的氟碳树脂溶剂中,在热处理炉内高温200~420℃烘烤并保温2h,或采用中频加热至400℃并持续1h,然后自然降温至室温。
通过本工艺制得的复合钢套筒耐中性盐雾实验腐蚀可以达20000h,具备超长效的耐化学腐蚀、耐高温、耐辐射、耐剥离性、耐磨性、耐水解性的性能。同时具备了疏水和不沾的特点,可以有效避免海洋生物在钢套表面的附着。且对自然环境没有任何毒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适用于海工环境的桥梁用钢套筒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聚醚醚酮混合材料,按质量百分比,将20~25%的聚醚醚酮粉末、15~20%的四氟乙烯树脂、15~20%的疏水树脂、10~15%的耐磨无机材料、5~10%的耐高温乳液,余量为水,混合并在60℃的环境中反应24小时,得到聚醚醚酮混合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鑫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鑫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77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