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高准确率的随钻井漏主动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8002.X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78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孛;伍翊嘉;赵辉;赵磊;任兴国;戴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11 | 分类号: | E21B47/11;E21B47/113;E21B47/013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3 | 代理人: | 安宇宏;谭昌驰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准确率 钻井 主动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具有高准确率的随钻井漏主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高导电指示性添加剂检测井漏,判断得出第一目标漏失层的信息;利用放射性指示性添加剂检测井漏,判断得出第二目标漏失层的信息;以及综合比较第一目标漏失层的信息和第二目标漏失层的信息,得出更加准确的目标漏失层信息;
所述利用高导电指示性添加剂检测井漏的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向钻井液中加入电阻小于地层电阻的高导电指示性添加剂;将能够实时测量第一侧向位置的第一电阻数据的第一导电性探头、能够实时测量第二侧向位置的第二电阻数据的第二导电性探头、能够实时测量第三侧向位置的第三电阻数据的第三导电性探头、以及能够实时测量第四侧向位置的第四电阻数据的第四导电性探头分别设置在钻具上并伴随钻头行进,第一、二侧向位置与所述钻头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所述第一侧向位置与钻具的中心线的距离小于第二侧向位置与所述中心线的距离,第三、四侧向位置与所述钻头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所述第三侧向位置与钻具的中心线的距离小于第四侧向位置与所述中心线的距离,第一侧向位置与所述钻头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导电性探头与所述钻头之间的距离,第一、三侧向位置与所述中心线的距离相等,并且第二、四侧向位置与所述中心线的距离相等;通过各个深度点的第一、二、三和四电阻数据,判断得出第一目标漏失层,所述第一目标漏失层中的每个深度点的第一、二、三和四电阻数据均满足:第一电阻数据为异常低值同时第二电阻数据为正常值,并且第三电阻数据为异常低值,第四电阻数据为异常低值或正常值,且所述异常低值小于所述正常值;
所述方法通过式1计算第一目标漏失层的井漏级别参数,
所述式1为:
其中,k(xD)为深度点D的井漏级别判断参数,x1D=lnR1,x3D=lnR3,R1和R3分别为深度点D的第一、三电阻数据,TD为第一、三导电性探头经过深度点D时间差的绝对值,α为体积转换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准确率的随钻井漏主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式2确定第一目标漏失层的井漏位置,
所述式2为:
Hk=P-L
其中,目标漏失层的井漏位置为Hk,P为当前钻进位置,L为第三导电性探头到钻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准确率的随钻井漏主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放射性指示性添加剂检测井漏的步骤包括以下子步骤:向钻井液中加入放射性指示性添加剂;将能够实时测量第一位置的第一放射性数据的第一放射性探头、以及能够实时测量第二位置的第二放射性数据的第二放射性探头分别设置在钻具上并伴随钻头行进,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钻头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位置与所述钻头之间的距离;通过各个深度点的第一、二放射性数据,判断得出第二目标漏失层,所述第二目标漏失层中的每个深度点的第一、二放射性数据均满足:第一放射性数据为正常情况值,第二放射性数据为异常情况值,且第二放射性数据高于第一放射性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高准确率的随钻井漏主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式3计算第二目标漏失层的井漏级别参数,
所述式3为:
其中,Q(D)为深度点D的第二井漏级别判断参数,GR1和GR2分别为深度点D的第一、二反射性数据,TD′为第一、二放射性探头经过深度点D时间差的绝对值,α′为第二体积转换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具有高准确率的随钻井漏主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通过式4确定第二目标漏失层的井漏位置,
所述式4为:
Hk′=P-L′
其中,第二目标漏失层的井漏位置为Hk′,L′为第二放射性探头到钻头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800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