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区用防火防燥实时监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8294.7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1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锐驰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张皎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区 防火 实时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区用防火防燥实时监控系统,包括设置于房间天花板上的控制壳,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CO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中央控制模块、报警模块、信息发送模块、消防系统控制模块、误报解除模块以及为中央控制模块供电的供电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CO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均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报警模块、信息发送模块、消防系统控制模块、误报解除模块、供电模块均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小区用防火防燥实时监控系统,通过多个传感器监测环境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来有效对火灾的发生起到预警作用,具有可靠性高,误报率低,安全可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灾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区用防火防燥实时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各行各业发展迅速,但是由此引发火灾事故的概率相应的一直呈显上升趋势。当面对高温环境、黑暗状况、有毒和浓烟等等高危火场环境,消防人员很难掌握火场内的情况,在不明险情的情况下贸然进入事故现场极易造成无谓的伤亡。如今,新的消防法规的颁布又使得消防救援成为消防部队不可推卸的法律义务。根据我国公安部下设消防局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从火灾场所数据对比,住宅火灾达到总数的42.5%,伤亡人数最高。从火灾起因看,电气是引发火灾首要原因,火灾统计数据表明家庭和其他类似居住空间的火灾死亡人数占建筑物火灾总死亡人数的70%。
可以看出在2017年有四成以上的火灾事故都是发生家庭室内。据火灾统计表明,儿童、老人、病人、妇女、因其体弱力薄、身体不便、生理或者心理上不健全,往往是众多火情的觊觎者和直接受害者,他们是火灾中的“弱者”。这类人群通常都在室内休息生活。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的用电不慎,用火不当等都是引起火灾的原因,又因在室内通常以在日益复杂且多样化的居住环境中,当人们遇到突发火灾等各类险情时,消防救援队员无法深入危险环境之中,我国消防事业无疑会被高科技设备的投入使用提升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和新的高度。所以设计一种小区用防火防燥实时监控系统来有效降低火灾发生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区用防火防燥实时监控系统,通过多个传感器监测环境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来有效对火灾的发生起到预警作用,具有可靠性高,误报率低,安全可靠的优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区用防火防燥实时监控系统,包括设置于房间天花板上的控制壳,所述控制盒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CO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中央控制模块、报警模块、信息发送模块、消防系统控制模块、误报解除模块以及为中央控制模块供电的供电模块;所述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CO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均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的数据处理模块、报警模块、信息发送模块、消防系统控制模块、误报解除模块、供电模块均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的远程监测模块通过WiFi或4G网络与信息发送模块连接。
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CO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将检测到的数据传至数据处理模块,将数据数字化后发送至中央控制模块。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CO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安装在房屋天花板上,分别用于检测房屋内的温度、烟雾含量、CO含量、湿度数据。
所述的中央控制模块与消防系统控制模块连接,当传感器模块检测到的数据通过中央控制模块分析对比发现异常时,中央控制模块可控制消防系统控制模块,进而控制消防系统工作。
所述的报警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当传感器模块检测到的数据通过中央控制模块分析对比发现异常时,报警模块工作发出警报提醒人员注意。
所述的信息发送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信息发送模块与远程检测模块连接,远程检测模块可以远程获取传感器输入数据及中央控制模块的分析对比数据,起到远程监测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锐驰电器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锐驰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82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