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塑性塑料磨粉工艺的助磨剂及磨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8322.5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0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郭德宇;邓正勇;温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瑞堂塑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06 | 分类号: | B02C2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32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塑料 磨粉 工艺 助磨剂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助磨剂领域,针对现有热塑性塑料的助磨剂成分复杂的问题,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热塑性塑料磨粉工艺的助磨剂,包含按质量百分比计的无机盐水合物粉末20%‑100%,无机铵盐粉末0‑80%。本助磨剂成分简单,增加热塑性塑料可磨性,同时可提高粉末的流动性。本发明还涉及磨粉设备领域,提供一种热塑性塑料磨粉工艺的磨粉设备,包括一个密闭的磨盘腔体和至少一个磨盘,磨盘位于磨盘腔体内,还包括一个旋风分离器,一套连接磨盘腔体和旋风分离器的管道,一个将磨好的粉体从腔体通过管道抽送到旋风分离器的风机,一套和旋风分离器连接的粉尘收集装置,本磨粉设备适用于使用所述助磨剂的磨粉工艺,有利于助磨剂和塑料粉末的分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助磨剂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塑性塑料磨粉工艺的助磨剂;本发明还涉及磨粉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塑性塑料磨粉工艺的磨粉设备。
背景技术
热塑性塑料粉末在涂料、滚塑成型、烧结成型、3D打印、水泥、陶瓷等领域中有大量应用,使用立式磨盘磨粉机将热塑性塑料粒料研磨成粉末是常规的技术手段(如CN101823300A、CN108311194A等)。
和水泥、矿石、煤等无机材料相比,热塑性塑料大都是韧性材料,磨盘制粉工艺中常在可磨性差,粉体性能不好等缺点,改进热塑性塑料的可磨性的一直是业内的研究方向,如CN101973088A采用了二次加工的方式来提高粉体质量,CN109535556A采用了低温磨粉工艺等。
使用助磨剂降低物料在研磨过程中的能耗,提高可磨性、提高粉体质量在水泥、面粉、矿石等研磨工艺中应用广泛,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助磨效果可用细度、颗粒组成、平均粒径和流动性等来表征或评价,在实际生产中还可以用提高粉碎机效率、降低粉碎能耗和改善粉体性能等来表示。但助磨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助磨剂可降低物质的表面能、降低物质的裂纹扩展能、减少颗粒间的粘附、增加颗粒间的润滑等作用,从而提高粉碎效率。
目前,高分子物料研磨过程中的助磨剂研究不多。CN108503862A报道了研磨木质素中添加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硼酸锌、石棉、碳酸钙、石膏、三氧化二铝、滑石粉、二氧化硅等助磨剂的技术方案;CN108753253A公布了使用磷脂、纳米二氧化硅、金属氧化物混合粉末、碳酸氢钙,预处理纳米碳酸钙、巴氏芽孢杆菌菌液,尿素,硝酸钙溶液为主体的混合助磨剂应用在废旧橡胶研磨领域的技术方案;CN106827303A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与三乙醇胺混合做助磨剂生产橡胶粉;CN103237873A使用多元醇助磨剂研磨石油蜡。但是上述助磨剂都不是针对塑料的,用于塑料磨粉时效果不尽如人意。
塑料磨粉的助磨剂的报道有:CN1341677公布了热塑性高分子磨粉中使用的助磨剂,包括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铁粉、铜粉、锌粉、硫酸钡、碳酸钙、硅灰石、高岭土、蒙脱土、石英、云母、石墨或阳离子、阴离子或非离子有机表面活性剂,但是上述助磨剂的成分复杂,专利中也没有提及助磨的原理、助磨剂的使用量和助磨效果。CN106391212A使用氯化钠、硫酸钠、尿素、氯化铵作为固相助磨剂进行干磨,再使用水、甲醇、乙醇作为液相助磨剂进行湿磨的两步法工艺,对聚四氟乙烯粉末、聚氯乙烯粉末、聚乙烯粉末或聚丙烯粉末进行亲水性改性。该技术方案中,使用的是球磨工艺,助磨剂比例高达50%-80%,对高聚物粉末进行二次加工,达到细化粒径,增加亲水性的目的。但是需要先使用固相助磨剂再使用液相助磨剂,步骤繁琐,提高了生产成本。据此,需要一种理想的热塑性塑料磨粉工艺的助磨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热塑性塑料的助磨剂成分复杂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塑性塑料磨粉工艺的助磨剂,由无机盐水合物粉末和无机铵盐粉末组成,成分简单,助磨效果好。
为实现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发明人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热塑性塑料磨粉工艺的助磨剂,其材料配方按质量百分比计为:无机盐水合物粉末20%-100%,无机铵盐粉末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瑞堂塑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瑞堂塑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83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