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陶瓷纤维的初捻合股复捻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8848.3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29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聂怀文;林根连;康庄;何梓隆;闫继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2G3/28 | 分类号: | D02G3/28;D02G3/16;D01H7/02;D01H7/86;D01H1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姚佳雯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陶瓷纤维 合股 一体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陶瓷纤维的初捻合股复捻一体机,包括:主体支架;安装在所述主体支架上的太阳盘和多个行星轮;与各所述行星轮同轴且固定在所述太阳盘上的多个放丝机;设于各所述放丝机的上方的多个第一导丝轮;设于多个所述第一导丝轮的上方的第二导丝轮;各所述放丝机上的陶瓷纤维通过所述第一导丝轮的外侧后,引入所述第二导丝轮,使多股陶瓷纤维于所述第二导丝轮处实现合股,并通过所述多个行星轮的自转、所述太阳盘的公转实现初捻、复捻。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能够一次实现多股陶瓷纤维的初捻、合股、复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陶瓷纤维生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陶瓷纤维的初捻合股复捻一体机。
背景技术
陶瓷纤维不同于传统的纺织原料(棉、毛、丝、麻、化纤等)和金属长丝材料,具有陶瓷材料所特有的耐高温、耐腐蚀、抗蠕变性能好等特点,在航空航天、冶金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重要的战略基础材料。
在纺织工艺中,合股加捻是整个制备工艺中纤维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通过把多股纤维加捻-合股-再加捻,可提高纤维的束丝强力等性能,提升纤维的可编织性。
目前,市场上可应用于纤维合股加捻的设备有捻线机、倍捻机等,这些设备大多用于化纤纤维、玻璃纤维和碳纤维,且这些设备转速高、摩擦大、结构复杂。陶瓷纤维具有拉伸强度大,但断裂伸长率低的特殊物理机械性能,现有的合股加捻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对陶瓷纤维的加捻、合股、再加捻分步进行,工序很长,陶瓷纤维的磨损很严重,极易出现断丝、起毛、加捻缺陷和抱合力差等问题。因此,针对陶瓷纤维的易磨损、断丝、起毛的特点,需要解决目前合股加捻设备的分步进行、工序长、陶瓷纤维磨损严重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陶瓷纤维的初捻合股复捻一体机,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操作简便,能够一次实现多股陶瓷纤维的初捻、合股、复捻,显著缩短了工序,有效减轻陶瓷纤维的磨损、断丝,提高合股陶瓷纤维的束丝强力、均匀性和可编织性。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用于陶瓷纤维的初捻合股复捻一体机,包括:主体支架;安装在所述主体支架上的太阳盘和多个行星轮;与各所述行星轮同轴且固定在所述太阳盘上的多个放丝机;设于各所述放丝机的上方的多个第一导丝轮;设于多个所述第一导丝轮的上方的第二导丝轮;各所述放丝机上的陶瓷纤维通过所述第一导丝轮的外侧后,引入所述第二导丝轮,使多股陶瓷纤维于所述第二导丝轮处实现合股,并通过所述多个行星轮的自转、所述太阳盘的公转实现初捻、复捻。
本发明的用于陶瓷纤维的初捻合股复捻一体机,利用行星公转、自转原理一次实现陶瓷纤维的初捻、合股、复捻。具体地,放丝机自转使得陶瓷纤维初捻实现,通过第一导丝轮的陶瓷纤维于第二导丝轮实现合股,太阳盘转动使得复捻实现。本发明显著缩短了陶瓷纤维初捻、合股、复捻的工序,有效减轻陶瓷纤维的磨损、断丝,提高合股陶瓷纤维的束丝强力、均匀性和可编织性。
较佳地,所述太阳盘的上表面设有多个位置均匀分布的放丝机底座,所述放丝机固定在所述放丝机底座上,所述放丝机上设有纤维纸筒,所述纤维纸筒上卷绕有陶瓷纤维。
较佳地,驱动电机通过传动轴带动公共的所述太阳盘转动,与所述行星轮同轴的所述放丝机围绕自身的轴做自转运动,所述放丝机自转的方向与所述太阳盘转动的方向相反。
较佳地,所述太阳盘与所述放丝机的转速比一般为1:2~3,即合股纤维加捻捻数与单股纤维加捻捻数比一般为1:2~3,兼顾了合股纤维的较好抱股性与较高的束丝强力。
较佳地,所述第一导丝轮和所述第二导丝轮均为U型陶瓷导丝轮,减小了对陶瓷纤维的磨损。
较佳地,所述立柱和所述太阳盘的外周设置有防护罩,防止人员接触到运转中的设备,起到保护作用。
较佳地,所述放丝机配置有磁粉制动器,所述磁粉制动器的电源由滑环接头引入。磁粉制动器可调节、控制纤维张力,提高合股纤维张力一致性、均匀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88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杯和具有其的清洗机
- 下一篇:蒸煮废弃物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