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压输电环网的线路参数辨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9696.9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0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刘俊;肖艳炜;卢敏;於益军;阙凌燕;耿建;杨胜春;王礼文;冯树海;石飞;李峰;徐鹏;汤必强;潘玲玲;王刚;刘建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压 输电 线路 参数 辨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超高压输电环网的线路参数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预先设定的场景获取所述场景对应的有效量测数据;
基于所述场景以及有效量测数据获得输电环网中各线路的电压降相量;
基于各线路的电压降相量,确定在所述场景中超高压输电环网线路的辨识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场景以及有效量测数据获得输电环网中各线路的电压降相量,包括:
确定所述场景对应的输电环网中参数固定的线路;
基于输电环网中参数固定的线路搜索其余各线路对应的参数;
基于有效量测数据和所有线路的参数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场景下各线路的电压降相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场景对应的输电环网中参数固定的线路,包括:
基于广域测量系统,在所述场景下从超高压输电环网中筛选出具备双端PMU量测的线路;
根据电压相角差选取有效的双端PMU量测;
基于有效的PMU量测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辨识线路参数,获得辨识参数;
基于线路一侧的PMU量测数据与辨识参数,估计线路另一侧的PMU量测量;
基于所述线路另一侧的PMU量测量与对应的PMU量测数据构成对比型评估指标;
对所有具备双端PMU量测的线路的评估指标进行排序,选取评价指标最小的线路作为所述场景下输电环网中参数固定的线路,并将所述线路对应的辨识参数作为输电环网在所述场景下的固定参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输电环网中参数固定的线路搜索其余各线路对应的参数,包括:
基于所述场景下输电环网参数固定的线路,按照设定的搜索空间通过枚举法确定输电环网线路参数组集;
基于所述线路参数组集生成输电环网中其余各线路对应的参数;
所述线路参数包括电阻、电抗和对地电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量测数据的获取,包括:
在所述场景下选取超高压输电环网采集的量测数据;
采用箱型图法对所述场景下的量测数据进行检测,剔除不良量测数据;
所述量测数据包括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电压。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场景下选取超高压输电环网采集的量测数据,包括:
为所述场景构建一个场景量测数据集;
当所述场景为运行方式时,基于设定的运行方式选取输电环网的量测数据,并保存到对应的场景量测数据集;
当所述场景为季节时,基于四季的平均温度选取输电环网线路量测数据,并保存到对应的场景量测数据集;
当所述场景为电网的运行负载率时,基于设定的运行负载率选取输电环网线路量测数据,并保存到对应的场景量测数据集;
所述运行方式包括负荷高峰、负荷低谷和腰荷。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有效量测数据和所有线路的参数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场景下各线路的电压降相量,包括:
基于所述场景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电压的量测数据获得所述场景对应的线路末端电流;
基于所述场景对应的线路末端电流和参数获得线路阻抗线路电流;
基于所述线路阻抗线路电流和电压的量测数据获得线路首末两点的电压降相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降相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为线路ij的电压降相量;Pji为线路ij上j端有功功率;R为线路电阻;Qji为线路ij上j端无功功率;Uj为j端的母线电压;yc为线路对地电纳;X为线路电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969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