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圈定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体产出部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9880.3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51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黄少华;秦明宽;刘章月;何中波;郭强;贾立诚;东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闫兆梅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圈定 盆地 氧化 砂岩 铀矿 产出 部位 方法 | ||
1.一种圈定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体产出部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铀矿勘查区及目的层选取,确定区域上主要的铀成矿时间t0;
步骤(2)在上述步骤(1)中铀矿勘查工作区按勘探线选取钻孔;所述的步骤(2)中钻孔是位于步骤(1)的铀矿勘查区内,自盆缘往盆内依次编号为钻孔1、钻孔2、……、钻孔n,计算得出其它钻孔离钻孔1的平面间距Ln-1;钻孔要求:沿一定方向展布,钻孔中的目标层具有后生氧化现象;
步骤(3)在上述步骤(2)中的钻孔中采集目的层后生氧化砂岩样品;
步骤(4)对上述步骤(3)中采集的氧化砂岩样品进行三价铁矿物分选及其(U-Th)/He定年,得出后生氧化时间为tn;
步骤(5)是根据上述步骤(2)中钻孔间距和上述步骤(4)中的后生氧化时间tn,计算后生氧化平均速率V;
步骤(6)是根据上述步骤(1)的主成矿时间t0,上述步骤(2)中钻孔间距,上述步骤(4)中的后生氧化时间tn,以及上述步骤(5)中的后生氧化平均速率V,计算得到铀矿体离钻孔的最小平面距离Min(∆Ln)和最大平面距离Max(∆Ln),进而圈出矿体发育的范围;
所述的步骤(4)中将步骤(3)中采集的氧化砂岩样品进行矿物分离,分选出三价铁矿物,并将其送至实验室进行(U-Th)/He定年,获得各样品后生氧化的时间tn;
所述的步骤(5)中结合步骤(2)中的钻孔平面间距Ln-1和步骤(4)中的后生氧化时间tn,通过计算获得后生氧化的平均速率V,V=[L1/(t1-t2)+L2/(t1-t3)+……+ Ln-1/(t1-tn)]/(n-1),n≥2;
所述的步骤(6)中根据步骤(1)中的区域主要铀成矿时间t0、步骤(4)中的后生氧化时间tn和步骤(5)中的后生氧化平均速率V,计算得到矿体离各钻孔的平面距离Ln’,Ln’=V(tn-t0);结合步骤(2)中的钻孔平面间距Ln-1和方位就可以得出矿体距离钻孔n的最大和最小平面距离∆Ln,∆Ln=Ln’-(L-Ln-1),其中,L为首尾两钻孔间的平面距离,进而定量圈出铀矿体发育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圈定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体产出部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工作区需要已按勘探线方向实施过若干口钻孔,并揭露到主攻找矿目标层;确定区域上含矿建造主要成矿年龄为t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圈定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体产出部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在步骤(2)中的钻孔中采集步骤(1)中的目的层后生氧化砂岩样品;样品要求:重量大于等于3kg,每个钻孔采集一个样品,并依次进行编号:样品1、样品2、……、样品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未经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98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