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沙冬青组织培养的培养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0316.9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1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马怀林;贾振宇;刘思泱;高秀梅;田志来;崔海鹏;王媛媛;张跃华;潘亮;荆莹;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70 内蒙古自治区呼***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冬青 组织培养 培养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沙冬青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包括初代诱导培养基、继代培养基和生根培养基,可用于取用沙冬青种子中的胚作为外植体,经过初代诱导培养、继代培养、生根培养和移栽过程,本发明选出的沙冬青整个组织培养过程中各生育期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及其组合能充分满足了沙冬青各个时期的营养需要和生长发育,并促进其组培扩繁全过程,可以保证沙冬青组织培养成功实施,为沙冬青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本发明的培养基配方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沙冬青组织培养中各个阶段的培养基。
背景技术
沙冬青(学名: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Maxim.ex Kom.)Cheng f.),为豆科沙冬青属植物,属于渐危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地区,蒙古国南部、中亚地区也有分布。沙冬青在荒漠地区的生态修复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拥有优秀的抗旱、耐寒、抗风、固沙的能力,其根部具有根瘤,结合菌种的施用在改善土壤方面有很好的应用,是荒漠地区防风固沙的优良选择。
但现有沙冬青种子容器育苗技术育苗周期长,出苗率低,一般仅为30~40%,通过组培扩繁技术提高沙冬青育苗成活率是解决沙冬青生态用苗的有效途径。但目前现有技术对沙冬青的组织培养仍处于摸索阶段,在制定技术方案时可以参考的资料不多,都必须通过试验来逐一解决,关键要解决外植体取材部位,在初代诱导和继代增殖时期产生的褐化问题,各培养时期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条件以及成苗后快繁技术等。
组织培养的完整过程一般分为制定培养方案、外植体选择与处理、接种、初代培养、继代培养与生根培养、炼化移栽等几个技术环节。组织培养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不同植物以及同种植物不同部位的组织细胞对营养要求不同,只有满足了它们各自的特殊要求,才能更好地生长发育。而掌握培养基的配制及筛选方法是取得组培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筛选出用于沙冬青组织培养中不同时期的最佳培养基,确定了培养基中各激素的配比,按照本发明的配方配制的培养基可满足沙冬青各个时期的营养需要和生长发育。
本发明在进行了信息搜集、汇总与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实施方案,全面、多方位的进行组培实验,本发明筛选了从初代诱导→继代增殖→生根培养等不同时期的培养基。使初代、增殖、生根各个时期的培养达到最佳效果,并且组合效果更佳,保障沙冬青在组培扩繁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效果不断促进。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包含沙冬青整个组织培养过程中各生育期的最佳培养基,它们是经过周密、反复多次试验得出的,是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根据沙冬青各生育期的需要添加了不同类型的植物生长剂和不同的配比。
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沙冬青组织培养过程各阶段所需的培养基,该培养基由初代诱导培养基、增殖培养基、生根培养基组成。
这些沙冬青组培各个阶段最佳培养基是经过比较试验筛选出的。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适用于沙冬青的组织培养,具体而言,适用于沙冬青的生长点培养。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之一是提供一种沙冬青的初代诱导培养基:WH(无KI)+NAA 0.1~0.5mg/L+6-BA 0.5~1mg/L+GA 0.5mg/L+活性炭1g/L。
研究发现,不同种激素组合均可诱导沙冬青分化丛生芽,但各个组合的分化率不同,WH(无KI)+NAA 0.1~0.5mg/L+6—BA 0.5~1mg/L+GA 0.5mg/L+活性炭1g/L是沙冬青外植体胚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不但诱导率高,而且每个外植体胚新增芽数多,分化率最高,其分化率可达233.33~266.67%,并且可以有效减缓甚至消除培养基褐化现象。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之一是提供了一种沙冬青的继代培养基:WH(无KI)+NAA0.1mg/L+6-BA 0.1mg/L+GA 0.5mg/L+活性炭1g/L。该培养基是沙冬青最佳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不但产生不定芽最多,而且增值倍数可达16.43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03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沙冬青的组织培养方法
- 下一篇:空调除霜方法、空调器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