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印油墨树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0747.5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2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青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08 | 分类号: | C09D11/08;C09D11/03;C09F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李倩倩 |
地址: | 215031 江苏省苏州市平***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印 油墨 树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印油墨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依次加入松香,烷基酚、桐油、浓度93‑95%的固体甲醛、醋酸镁和石灰,加热体系温度至110‑120℃,反应5‑6小时;S2,待S1反应结束后,继续升温至170‑220℃,反应5‑6小时;S3,待S2反应结束后,向体系中加入多元醇和酯化催化剂,继续加热体系温度至220‑230℃,保温0.5‑1小时;继续加热体系温度至260‑270℃,搅拌4‑5小时,即得胶印油墨树脂。本发明胶印油墨树脂的制备方法,大大缩短了松香与多元醇的酯化时间,降低了能耗,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墨树脂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胶印油墨树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胶版印刷是目前最主要的印刷方式,其特点是在印刷过程中需要使用润版液,因此胶印油墨要求具有很好的抗水性。过去胶印油墨的连结料主要是亚麻油等植物油,现在大多已被性能更好的各种树脂所取代,常见的树脂为松香改性酚醛树脂。
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是以松香、烷基酚、甲醛和多元醇等为主要原料生成的一类具有交联网络结构、较高软化点、低酸价的油溶性树脂。申请公布号CN101712739A公开了“一种松香改性酚醛树脂的生产方法”,包括三步反应,第一步是对-叔丁基苯酚与甲醛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羟甲基对-叔丁基苯酚的聚合物;第二步是聚合物与松香进行加成反应,生成羟甲基对-叔丁基苯酚的聚合物与松香的加成物;第三步是加成物与多元醇进行酯化反应,生成松香改性酚醛树脂,得到树脂的粘度为3500-4500mPa·s,正庚烷容纳度≥4.5ml/g。
而在体现油墨用树脂的主要技术指标中,需要粘度大于7500mPa·s,正庚烷容纳度>6ml/2g。上述松香改性酚醛树脂无法用于油墨树脂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松香改性酚醛树脂粘度低,无法用于油墨树脂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印油墨树脂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胶印油墨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依次加入松香,烷基酚、桐油、浓度93-95%的固体甲醛、醋酸镁和石灰,加热体系温度至110-120℃,反应5-6小时;
S2,待S1反应结束后,继续升温至170-220℃,反应5-6小时;
S3,待S2反应结束后,向体系中加入多元醇和酯化催化剂,将体系温度升至220-230℃,保温0.5-1小时;继续加热体系,至体系温度为260-270℃,搅拌4-5小时,即得胶印油墨树脂。
S1步骤为烷基酚与甲醛在催化剂醋酸镁和石灰条件下的缩合反应,在S1步骤中加入松香,便于松香的充分溶解,为S2步骤的反应提供条件;且通过在实验中反复验证,松香在S1步骤加入,不会对S1步骤的反应进程带来任何影响。将松香在S1步骤加入,相对于在S2步骤加入,一方面,节省了松香的溶解时间;另一方面,避免松香在170-220℃的高温下与缩合产物迅速反应包裹至松香外侧,造成松香中心未参与反应,影响反应转化率的问题。
S2步骤为松香与S1步骤缩合产物的加成反应,将反应温度设置在170-220℃,加成反应相对完全。
S3步骤为松香的加成产物与多元醇的酯化反应。
其中,所述各原料的重量份数为松香50份,烷基酚5-8份,桐油5-8份,甲醛10-20份,醋酸镁3-5份,石灰3-5份,多元醇6-8份,酯化催化剂0.2-0.6份。
其中,所述的烷基酚选自十二烷基苯酚或双酚A。
优选的是,所述烷基酚为十二烷基苯酚。
其中,所述的多元醇选自季戊四醇或甘油。
其中,所述的酯化催化剂为氧化锌和二氧化钛的混合物,所述氧化锌与二氧化钛的质量比为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青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青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07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