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密实混凝土紧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0785.0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047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E01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朱玲艳 |
地址: | 330098***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实 混凝土 紧固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密实混凝土紧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两个门形架,两个门形架下方内侧可拆卸连接伸缩挡板结构,伸缩挡板结构内侧可拆卸连接钢筋,钢筋上设有多个钢筋应力计,伸缩挡板结构内侧两端对应设有应变片,钢筋应力计和应变片对应电性连接控制器;门形架上设有震动装置,其上设有轨道板,伸缩挡板结构外侧设有升降限位结构,升降限位结构对应连接轨道板,且轨道板上方设有多个进料管,进料管上方对应设有进料软管,其内对应设有电磁阀,电磁阀对应连接控制器。本发明将门形架保证为平行结构,伸缩挡板结构可根据路面进行调整,且上方为平整,灌注的水泥砂浆的上方平行度更高,同时轨道板在震动装置作用下灌入的水泥砂浆密实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密实紧固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自密实混凝土紧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保证位于挡浆模板上方的轨道板固定不动,这样才能保证自密实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是重力灌注,混凝土自由流动,不需要振捣,灌注后自密实混凝土层与轨道板底面结合牢固。要在5600mm×2500mm×210mm的轨道板下面灌注100mm厚的自密实混凝土,其施工要求高,难度大,施工中容易出现轨道板上浮、灌注不满、灌注完成后在自密实混凝土层与轨道板底面的结合部位形成泡沫层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号为“201210392536.3”的发明提供一种无砟轨道板下自密实混凝土灌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使用多个压紧锁定装置固定轨道板,使轨道板底面与轨道底座的距离为h,h为待灌注的自密实混凝土层的厚度,使用的压紧锁定装置为倒L型压紧锁定装置,使用6个倒L型压紧锁定装置固定轨道板,轨道板的轨道纵向两侧各分布3个;S2.在轨道底座上安装分为多个独立板块的自密实模板,自密实模板相邻的两块独立板块相互连接,并使自密实模板无缝隙地包围在轨道板外侧,使得轨道板与轨道底座之间形成腔室,靠近轨道板四角的自密实模板上装有排气孔,排气孔为管状,向上延伸至高于轨道板,安装自密实模板前,在其内表面粘贴一层模板布;S3.使用夹紧装置从轨道纵向两侧夹住并固定自密实模板,夹紧装置为钢管门型架,在钢管门型架上安装位移检测装置,检测轨道板沿轨道横向和纵向的位移,位移检测装置为百分表;S4.将夹紧装置固定在轨道底座上;S5.从轨道板的中间孔进行自密实混凝土灌注;S6.通过排气孔观察混凝土流动情况,及时控制放料速度,当自密实混凝土从排气孔溢出的高度超过轨道板后停止灌注。在步骤S2中,所述自密实模板分成8个独立板块进行制作、安装,每块轨道板沿轨道纵向的两侧各有3块独立板块,沿轨道横向两侧各有1块独立板块,在沿轨道每侧的纵向的3块独立板块,两端的独立板块带有排气孔,且相邻的独立板块间采用两个螺栓进行连接。
但是,在进行浇筑的时候,由于地面上有的地方不平整,而在进行路面浇筑的时候,需要上表面进行平整,从而在进行灌浇筑的时候,由于地面不平整,容易导致浇筑后的平面不平整,出现倾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密实混凝土紧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在进行浇筑的时候,由于地面上有的地方不平整,而在进行路面浇筑的时候,需要上表面进行平整,从而在进行灌浇筑的时候,由于地面不平整,容易导致浇筑后的平面不平整,出现倾斜得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密实混凝土紧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两个门形架,两个所述门形架下方内侧可拆卸连接伸缩挡板结构,所述伸缩挡板结构内侧可拆卸连接钢筋,所述钢筋上设有多个钢筋应力计,且所述伸缩挡板结构内侧两端对应设有应变片,所述钢筋应力计和所述应变片对应电性连接控制器;
所述门形架上设有震动装置,所述震动装置上设有轨道板,所述伸缩挡板结构外侧设有升降限位结构,所述升降限位结构对应连接所述轨道板,且所述轨道板上方设有多个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上方对应设有进料软管,所述进料软管内对应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对应连接所述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科技学院,未经江西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07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频耐压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体化超声波除乳化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