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复合抗菌创面包覆制品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1450.0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7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谢友能;肖宇群;徐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赣大材料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18 | 分类号: | A61L15/18;A61L15/42;A61L15/46;A61F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2800 江西省南昌市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复合 抗菌 创面 制品 | ||
本发明涉及创面包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复合抗菌创面包覆制品,其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促进伤口愈合、具有广谱长效抗菌效果、安全可靠、价格便宜;包括医用胶布层、吸水层、抗菌功能层和离型纸层,所述吸水层与抗菌功能层通过医用级热熔胶粘接固定,并且吸水层通过不干胶层固定在所述医用胶布层上表面,并且吸水层的面积小于医用胶布层,所述离型纸层边缘区域与医用胶布层边缘区域粘接固定,并且离型纸层中央区域与抗菌功能层表面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创面包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复合抗菌创面包覆制品。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创面产生后,通常进行消毒处理后,选用适合的包覆制品充分覆盖创面,再用医用胶带进行固定。包覆制品的作用主要是保护创面、吸收创面组织液和止血,从而促进创面愈合。但传统包覆制品不含有效的抗菌成分,无法消除细菌造成的创面二次感染等并发症,对处理大面积烧伤等大创面患者方面仍存在不足。同时,虽然传统包覆制品可以吸收创面组织液和血液,从而有利于创面愈合,但其表面并没有有效促进伤口愈合的成分,主要是靠机体自身修复愈合,因此其愈合周期仍然较长,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创面感染的风险。因此开发具有抗菌及促进创面愈合的包覆制品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
针对以上不足,许多公司和科研院所对包覆制品的抗菌性等问题进行了很多研究。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0-0021108号中公开了一种含银纳米颗粒的敷料,其特征在于将银盐与纤维高分子混合后利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具有银纳米粒子的纤维,制成纤维部件,利用银纳米颗粒达到抗菌效果。相似的,徐寅踊等[专利申请号 201680017038.7]则是利用水溶性高分子通过溶解于组织液等创面渗出液的水中而释放银,来实现敷料的抗菌。以上两专利都是以银作为抗菌成分,成本较高,但银也存在一定的生物毒性和环境危害,已不被FDA认可。同时,这两项专利都只提到了抗菌性,并未有促进创面愈合的报道。
专利[201720703863.4]采用含有精氨酸的敷料层和含有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水凝胶层作为敷料,利用创面的体温激活一氧化氮合成酶的活力,催化精氨酸产生NO,同时水凝胶层和伤口创面接触后能够迅速吸收伤口表面的渗液,吸收的渗液进一步促进一氧化氮合成酶催化精氨酸,产生NO,同时反应后使伤口附近的酸碱度变低,营造的微酸性环境促使伤口生长因子的分泌。并且水凝胶层能够为创面提供微湿的愈合环境,促进伤口愈合。该专利所述的敷料虽然提到了抗菌和促进创面愈合,但该敷料在使用前需要低温保存,且原料成本都比较昂贵,实用性不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促进伤口愈合、具有广谱长效抗菌效果、安全可靠、价格便宜的医用复合抗菌创面包覆制品。
本发明的一种医用复合抗菌创面包覆制品,包括医用胶布层、吸水层、抗菌功能层和离型纸层,所述吸水层与抗菌功能层通过医用级热熔胶粘接固定,并且吸水层通过不干胶层固定在所述医用胶布层上表面,并且吸水层的面积小于医用胶布层,所述离型纸层边缘区域与医用胶布层边缘区域粘接固定,并且离型纸层中央区域与抗菌功能层表面接触。
本发明的一种医用复合抗菌创面包覆制品,所述抗菌功能层中含有抗菌添加剂,所述抗菌添加剂为铜掺杂氧化锌纳米颗粒,所述铜掺杂氧化锌纳米颗粒的尺寸为20~800nm,铜含量为0.2~20%。
本发明的一种医用复合抗菌创面包覆制品,所述铜掺杂氧化锌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铜锌重量比0.2%~20%称取重量份50~80份的铜盐和锌盐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A;
S2、称取重量份20~50份的氢氧化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B;
S3、称取重量份0.05~5份的硼氢化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溶液C;
S4、将S1中所得的溶液A、S2中所得的溶液B以及S3中所得的溶液C混合并在60~100℃下反应,得到混合液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赣大材料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赣大材料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14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式热泵取暖内机
- 下一篇:一种细应力棒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