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重症数据采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2241.8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50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涛;崔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涛 |
主分类号: | A61B50/20 | 分类号: | A61B5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 重症 数据 采集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重症数据采集设备,包括支撑底座和显示装置,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机箱主体,所述支撑底座上靠近中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一,所述调节装置一包括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下表面与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杆。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传统显示装置的显示角度难以根据医师的观看需求进行角度调节,给医师的实时数据观察带来不便;同时,传统的支撑脚上的滚轮难以在放置后进行收纳,存在放置不够稳定、易偏移的情况,给使用带来不便,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重症数据采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神经危重症监护学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与颅内压及神经肌肉瘫痪有关的若干问题在理论与临床实践上都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下一步,也就是更深入地了解在神经危重症监护病房所见的主要疾病的病理生理学,需要通过大量的临床数据分析,来制定治疗方案;而在临床中,专用于神经重症的专科数据采集设备的使用往往不够方便,难以通过统一的接口和系统实现与监护仪之间的数据同步,使得神经重症监护室的设备选择受限;为保证数据同步的效率以及减少医师的工作强度,人们提出一种神经重症数据采集设备,如中国专利CN207202864U所公开的一种插件式的神经重症数据采集设备,其中,包括:一机架,所述机架上具有一机箱,所述机箱内安装有一数据处理装置,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连接有一插件式接入装置;所述机架上还安装有一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数据处理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可以有针对性的根据需要连接数据采集装置的问题,通过设置插件式接入装置,实现多种传感器的灵活连接;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显示装置的显示角度难以根据医师的观看需求进行角度调节,给医师的实时数据观察带来不便;同时,传统的支撑脚上的滚轮难以在放置后进行收纳,存在放置不够稳定、易偏移的情况,给使用带来不便,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重症数据采集设备,对传统装置进行改进,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重症数据采集设备,包括支撑底座和显示装置,所述支撑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机箱主体,所述支撑底座上靠近中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柱,所述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装置一。
所述调节装置一包括连接壳,所述连接壳的下表面与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U形框,所述U形框的内壁限位转动有两对称的转轴,两个所述转轴的相对端与显示装置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齿轮一的后侧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底部贯穿U形框并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连接壳的侧面开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限位转动有驱动管,所述驱动管的表面固定套有圆柱凸轮,所述圆柱凸轮上外轮廓的滑槽中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传动柱,所述连接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贯穿传动柱且与传动柱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齿板,所述连接壳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齿板的上表面啮合有穿过通槽的齿轮二,所述支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通过销轴与齿轮二转动连接,所述齿轮二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条,所述挤压条上远离齿轮二的一端与挤压板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管的内壁滑动连接有调节装置二。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二包括插杆,所述插杆的表面与驱动管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插杆上远离驱动管一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远离插杆的一端限位滑动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斜面块,所述斜面块的上表面与连接壳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支撑底座的下表面开设有放置通槽,所述放置通槽的内壁与滚轮的表面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杆的表面套有压簧,所述压簧的顶部与U形框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压簧的底部与挤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涛,未经王海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22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