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玉米皮固态微生物发酵制备蛋白饲料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2385.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34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强;刘路;程贵强;位凤宇;徐娜;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K10/12 | 分类号: | A23K10/12;A23K1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007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固态 微生物 发酵 制备 蛋白饲料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玉米皮固态微生物发酵制备蛋白饲料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湿玉米皮、小麦麸皮、贝壳粉、磷酸钙以及水混合,搅拌,灭菌,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基础料液;步骤2)将热带假丝酵母种子液和纳豆芽孢杆种子液混合得到混合种子液,将混合种子液接种到基础料液中,发酵培养24h,然后接种嗜热链球菌种子液,继续发酵培养48‑60h;停止发酵,将发酵产物在60‑70℃下烘干至恒重,即得。本发明工艺将氨基酸行业氨基酸生产副产物玉米皮制备了饲料蛋白,符合目前氨基酸生产副产物治理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玉米皮固态微生物发酵制备蛋白饲料工艺。
背景技术
中国玉米年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年均产量都达到1.60亿吨以上。而作为玉米深加工的副产品,玉米皮年产量达到3000万吨。玉米皮,是玉米深加工企业生产的一种副产品。即将玉米颗粒经过浸泡后进入淀粉生产过程,后经洗涤、挤水、烘干等工序加工而成。其主要成分是纤维、淀粉、蛋白质等。 玉米经过浸泡、破碎后分离出来的玉米表皮,含蛋白质、淀粉含量较高,主要用于饲料行业。但由于玉米皮适口性差,且具有复杂的化学组成和多级不均一结构,难以被动物直接消化吸收,使得玉米皮的利用效率低且营养价值不高。同时,在饲料行业,饲料蛋白的缺口依旧非常大,我国蛋白质饲料供需缺口达到0.58亿吨|。因此,单靠利用常规的蛋白质饲料已远远不能满足配合饲料生产发展的需要,所以发展微生物饲料蛋白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玉米皮烘干过程中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解决氨基酸发酵行业存在的共性关键问题,提出了玉米皮固态微生物发酵制备蛋白饲料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玉米皮固态微生物发酵制备蛋白饲料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湿玉米皮、小麦麸皮、贝壳粉、磷酸钙以及水混合,搅拌,灭菌,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基础料液;
步骤2)将热带假丝酵母种子液和纳豆芽孢杆种子液混合得到混合种子液,将混合种子液接种到基础料液中,发酵培养24h,然后接种嗜热链球菌种子液,继续发酵培养48-60h;停止发酵,将发酵产物在60-70℃下烘干至恒重,即得。
优选地,所述湿玉米皮、小麦麸皮、贝壳粉、磷酸钙以及水的质量比为20-40:8-15:1-3:1-2:40-60。
优选地,所述热带假丝酵母种子液和纳豆芽孢杆种子液按照2:1的体积比混合。
优选地,所述嗜热链球菌种子液的接种量为8-12%。
优选地,所述混合种子液的接种量为4-6%。
优选地,所述湿玉米皮的含水量为30-50%。
进一步地,所述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湿玉米皮、小麦麸皮、贝壳粉、磷酸钙以及水按照20-40:8-15:1-3:1-2:40-60的质量比混合,200-300rpm搅拌5-10min,停止搅拌,121℃灭菌10-20min,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基础料液;
步骤2)将热带假丝酵母种子液和纳豆芽孢杆种子液按照2:1的体积比混合得到混合种子液,将混合种子液按照4-6%的接种量接入到基础料液中,发酵培养24h,控制搅拌速度为200rpm,培养温度为35℃,通过流加氨水控制pH为6.5;然后按照8-12%的接种量接入嗜热链球菌种子液,继续发酵培养48-60h,控制搅拌速度为100rpm,培养温度为35℃,pH自然;停止发酵,将发酵产物在60-65℃下烘干至恒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但是并不限于几个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23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