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消泡剂、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2403.8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6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朝;孟凡伟;徐大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核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1 | 分类号: | C08G18/71;C08G18/61;C08G18/67;C08G77/46;C09D7/65;B01D1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恒华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廖金燕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氨酯 改性 有机硅 消泡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在75℃-140℃之间,通过炔二醇或其衍生物和烯丙基聚醚与含氢硅油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硅氢加成反应,制得中间产物;
步骤二:通过烷基单端基异氰酸酯的异氰酸酯基与中间产物的羟基在40℃-85℃进行反应,制得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消泡剂;
所述含氢硅油分子结构式中含有至少两个Si-H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所述炔二醇或其衍生物和烯丙基聚醚中多重键与含氢硅油中Si-H键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8-1.1):1,所述炔二醇或其衍生物与烷基单端基异氰酸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5-1.9):1;所述炔二醇或其衍生物和烯丙基聚醚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4-4.5):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氢硅油的含氢量在0.2-0.75%之间;平均分子量在500-3000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烷基单端基异氰酸酯为十八烷基异氰酸酯、十二烷基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在75℃-115℃之间,缓慢将炔二醇或其衍生物、烯丙基聚醚、催化剂与含氢硅油搅拌混合均匀,再在100-140℃保温搅拌反应3-6小时,得到中间产物;
步骤二:再在40℃-45℃之间,缓慢将中间产物和烷基单端基异氰酸酯混合均匀,然后再升温至78℃-85℃保温搅拌反应3小时得到产物即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步骤一的反应是在溶剂和催化剂存在下进行的反应,所述溶剂相对步骤一和步骤二的反应为惰性溶剂;所述惰性溶剂为二甲苯或者酯类溶剂;所述催化剂为卡斯特催化剂或者氯铂酸;步骤二得到产物后,还对产物在120℃进行了抽真空除杂过程。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消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将惰性溶剂加入容器中,回流除水;
步骤B):将容器内的温度调整为75-115℃,再向容器中加入含氢硅油,再逐步向容器内滴加烯丙基聚醚、炔二醇或其衍生物和催化剂的混合物,均匀滴加6-8小时完毕后,维持100℃-140℃之间反应3-6小时;
步骤C):然后降温至40℃-45℃,向容器中滴加烷基单端基异氰酸酯2-3小时,再升温至78℃-85℃保持3小时后,升温至120℃抽真空去除溶剂和未反应的单体;
滴加、反应和抽真空都是在搅拌条件下进行的;所述催化剂质量为炔二醇或其衍生物、烯丙基聚醚和含氢硅油总质量的0.005-0.01%。
8.一种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消泡剂,其特征在于,其由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消泡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改性有机硅消泡剂作为消泡剂在涂膜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核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核心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240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刚石砂轮刀
- 下一篇:基于BAS的能源站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