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压器切换的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3507.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3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董玲华;李云霞;鹿文慧;许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23/00 | 分类号: | F02D23/00;F02D41/00;F02B37/12;F02B37/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何家鹏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 切换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压器切换的控制方法及系统,该增压器切换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发动机的T15上电,判断增压器顺序是否切换过,根据增压器顺序未切换过计算第一增压器的第一劣化效率,根据第一劣化效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确定切换增压器顺序,根据增压器顺序切换过计算第二增压器的第二劣化效率,根据第二劣化效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确定切换增压器顺序。根据发明实施例的增压器切换的控制方法,分别对第一增压器和第二增压器进行劣化效率的计算,能够确定第一增压器和第二增压器的劣化程度,根据劣化程度的轻重,确定是否进行增压器的切换,避免长期使用其中一个增压器造成快速磨损,降低了增压器的更换频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压器切换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相继增压系统是由2台或2台以上涡轮增压器并联组成增压系统,随着增压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增长,相继按顺序投入运行。在转速和负荷低于某设定值时,切断一台或几台增压器涡轮的废气以及压气机的空气供给,而当发动机转速和负荷高于某设定值时,令被切断的一台或几台增压器重新投入使用。这样在某个工况下,根据不同工况切入增压器以满足发动机需求。
现有技术不能根据实际的增压器效率来进行增压器顺序切换,可能出现效率高的增压器被效率低的增压器切换,容易导致效率低的增压器长期使用劣化严重,甚至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不能根据增压器劣化程度和效率进行切换导致的长期使用一个增压器导致磨损劣化严重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增压器切换的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发动机的T15上电;
判断增压器顺序是否切换过;
根据增压器顺序未切换过,计算第一增压器的第一劣化效率;
根据所述第一劣化效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确定切换增压器顺序;
根据增压器顺序切换过,计算第二增压器的第二劣化效率;
根据所述第二劣化效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确定切换增压器顺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增压器切换的控制方法,控制发动机的T15上电,使发动机的ECU使能,发动机包括一个基本增压器和两个可控增压器,两个可控增压器分别为第一增压器和第二增压器,在发动机运行的过程中,第一增压器先切入,第二增压器再切入,先判断发动机运行的过程中增压器顺序是否切换过,当增压器顺序未切换过,说明第一增压器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因此计算第一增压器的第一劣化效率,第一劣化效率表明第一增压器的劣化轻重程度,根据第一增压器的劣化程度的轻重,确定是否进行切换顺序,包括由第一增压器切换至第二增压器或者由第一增压器切换至第一增压器和第二增压器同时工作两种情况,避免长期使用第一增压器造成第一增压器的快速磨损和劣化,降低了第一增压器的更换频率,延长了第一增压器的使用寿命,当增压器的顺序切换过,说明发动机已经由第一增压器处于工作状态切换至第二增压器处于工作状态,因此计算第二增压器的第二劣化程度,第二劣化程度表明第二增压器的劣化轻重程度,根据第二增压器的劣化程度的轻重,确定是否进行切换顺序,包括由第二增压器切换至第一增压器或者由第二增压器切换至第二增压器和第一增压器同时工作两种情况,避免长期使用第二增压器造成第二增压器的快速磨损和劣化,降低了第二增压器的更换频率,延长了第二增压器的使用寿命。
另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增压器切换的控制方法,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增压器顺序未切换过,计算第一增压器的第一劣化效率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增压器的标准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35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