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4284.X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3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李瑞锋;张慧伶;李维伟;刘涛;闫鹏飞;刘泽平;周翔;丁志勇;赵灵;庞俊峰;武仕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重煤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奥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4 | 代理人: | 张文;苗丽娟 |
地址: | 030032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两根冷却管和进水座;第一冷却管被设置为弯折的连续U型管,第一冷却管的两个管口连接在进水座上并与进水座上的两个水孔连通;第二冷却管被设置为弯折的连续U型管,第二冷却管的两个管口连接在进水座上并与进水座上的另外两个水孔连通;第一冷却管比第二冷却管长5‑10cm,第一冷却管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第二冷却管所在的平面且第一冷却管与第二冷却管的中心线共线,进水座上的四个水孔阵列布置。本发明的冷却装置,通过弯折连续管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交叉阵列式地连接在进水座上,形成冷却装置主体,不易漏水或堵塞,占用空间减小,且便于清洗和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煤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摇臂齿轮箱作为采煤机截割系统的主要工作部件,具有传递功率大、温升较快、内部空间局限的特点,为了保证摇臂齿轮箱工作于正常状态,需要对摇臂齿轮箱进行冷却降温以保证正常生产。
现有的摇臂齿轮箱冷却方式主要分为壳体加工水道和腔体设置冷却器两种。壳体加工水道的方式极易造成水道生锈和堵塞,清理不便,且对于齿轮箱内冷却效果较为局限;腔体设置冷却器普遍受空间限制,冷却器尺寸小,散热效果一般,且多数直接与摇臂齿轮箱焊接为一体,易结垢不好维护。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却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冷却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两根冷却管和进水座;所述第一冷却管被设置为弯折的连续U型管,所述第一冷却管的两个管口连接在所述进水座上并与所述进水座上的两个水孔连通;所述第二冷却管被设置为弯折的连续U型管,所述第二冷却管的两个管口连接在所述进水座上并与所述进水座上的另外两个水孔连通;所述第一冷却管比所述第二冷却管长5-10cm,所述第一冷却管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二冷却管所在的平面且所述第一冷却管与所述第二冷却管的中心线共线,所述进水座上的四个水孔阵列布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端部固定座,所述端部固定座设置在与所述进水座相对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冷却管和所述第二冷却管的弯折部位于所述端部固定座内。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端部固定座上设置有容纳腔和固定孔,所述第一冷却管和所述第二冷却管的弯折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固定件穿过所述固定孔将所述端部固定座固定在摇臂壳体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管身固定座,所述管身固定座套装在所述第一冷却管和所述第二冷却管上,并固定在摇臂壳体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管身固定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冷却管和所述第二冷却管相适配的四个穿孔,所述四个穿孔阵列布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管身固定座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四个水孔中两个为进水孔,两个为出水孔,所述进水座上对应所述进水孔的位置设置有与两个所述进水孔连通的进水腔,所述进水座上对应所述出水孔的位置设置有与两个所述出水孔连通的出水腔。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装置还包括与所述进水腔连通的进水口和与所述出水腔连通的出水口。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进水座上还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穿孔或螺孔,螺栓穿过所述穿孔或螺孔将所述进水座固定在所述摇臂壳体上。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冷却管和所述第二冷却管为翅片管。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主要优点如下:
本发明的冷却装置,通过弯折连续管第一冷却管和第二冷却管交叉阵列式地连接在进水座上,形成冷却装置主体,不易漏水或堵塞,占用空间减小,且便于清洗和维护。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重煤机有限公司,未经太重煤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42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