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事故现场应急救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5012.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7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朱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1/013 | 分类号: | A61G1/013;A61G1/04;A61B17/12;A61F5/055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季萍 |
地址: | 212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事故现场 应急 救援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疗事故现场应急救援装置,包括担架本体,担架本体包括方形框架,方形框架内设置有连杆,方形框架和连杆外包裹有柱形气囊,方形框架和连杆内设置过气通道,过气通道上设置放气阀和进气单向;连接块内设置转动筒,转动筒内连接转动轴,转动轴一端连接支架杆,转动筒内设置通气腔;连接块内设置活塞腔,活塞腔与过气通道连通,活塞腔内有活塞体,活塞体连接有插销,转动轴上设置插孔,插孔和插销在两个方形框架水平设置时,活塞腔内气体驱动活塞与插销,从而插销与插孔插接,同时实现了两个方形框架的气体的连通。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实现折叠设置,同时能够方便的对伤员进行应急处理和转运,因此能够提高救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疗事故现场应急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救援医学是处理研究现代社会生产生活在医院外环境中发生的各种危重急症、意外灾害事故,及时组织救护力量,在现场对个体或群体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援、救护,进行必要的医学处理,以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和痛苦,并在医疗监护下,采用现代交通,将伤病人运至医院,接受进一步全面救治的一门科学。
现代救援医学学科内容除了上述内容之外,广泛涉及院外急救、医学及灾难条件下监护运输、院内急诊、院内对各类灾害及应急事件的危重症监护救治、中毒救援学、交通事故救援学等方面。如机场救援医学即研究在飞机场内外发生航空器紧急情况,或不涉及航空器紧急情况,对人员的急救、治疗、护理等。与一般急救医学不同的是,机场救援医学一定要研究涉及航空器的紧急情况(空外事故等)及航空器没有紧急情况(火灾、地震等)条件下的救援特点。因此现代救援医学必须关注医学之外的灾害科学问题,如必须了解机场应急计划,能及时、有序、高效率地从机场的正常活动转入紧急状态,特别还应掌握机场救援预案的基本框架及内容,这包括掌握遇险生存的方法,即寻求生存的场所和加以保护、寻求维持生命的水和食物、寻找求生之路;及时全面控制伤病、树立坚定求生希望之心等。同样,对于防洪也有防洪救援医学问题,要将环境医学、预防医学、卫生救援学加以综合。
在进行交通事故或者地震等灾害进行救援时,由于会出现大量的外科病人,包括骨折,重大外伤,或者昏迷人员等,这些伤员我们都需要对其进行应急处理,例如固定骨折后的骨头,固定颈椎,或者应急止血。在上述应急操作完成后,又需要通过担架伤员进行转运,因此,担架在救助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对担架的进一步开发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事故现场应急救援装置,其能够实现折叠设置,同时能够方便的对伤员进行应急处理和转运,因此能够提高救援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事故现场应急救援装置,包括担架本体,所述担架本体包括若干组装单元;
所述组装单元包括方形框架,所述方形框架包括与其它所述组装单元连接的两个连接边和两个侧边,所述连接边设置有与其它所述组装单元连接的连接机构,所述方形框架内设置有连杆,所述方形框架和所述连杆外包裹有柱形气囊,所述方形框架和所述连杆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过气通道,所述过气通道连接有与所述柱形气囊连接的连接管,所述过气通道上设置有放气阀和进气单向阀;
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与连接边连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转动筒,所述转动筒内设置有通气腔,所述连接块内设置有与所述转动筒垂直的且水平设置的活塞腔,所述活塞腔与所述过气通道连通,所述活塞腔内密封滑移连接有活塞体,所述活塞体连接有插销,所述插孔位于所述转动筒外且在水平方向上,所述活塞腔上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和所述活塞体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活塞腔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通气腔连通的连通管;
所述转动筒内密封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连接有支架杆,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靠近端部设置有与所述转动轴垂直的插孔,所述连通管在所述活塞腔内气体驱动所述活塞体移动使得所述插销插入所述插孔后与所述活塞腔连通,所述转动轴的表面在所述通气腔内设置有通气孔,所述转动轴和所述支架杆内设置有与所述通气孔连通的通气道,所述通气道与所述过气通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宜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50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共轭亚油酸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直管件除锈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