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气复合污染治理的工艺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5267.8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3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袁国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气(广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86;B01D47/02;B01D47/00;B01D53/92;B01D53/94;B01D53/14;B01D53/18;B01D53/60;B01D53/62;B01D53/66;B01D53/72;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广东金桥百信律师事务所 44413 | 代理人: | 贺文华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气 复合 污染 治理 工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气复合污染治理的装置,包括强制通风系统和水洗除尘系统;所述强制通风系统包括鼓风机、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水洗除尘系统包括水槽、水泵、水帘纸,所述水泵将水槽中的水输送至水帘纸顶部,浸润水帘纸并形成水帘,污染空气通过水帘的过程中将颗粒物和溶于水的气体留在水中,还公开了上述大气复合污染治理的装置治理大气复合污染的工艺。针对大气复合污染中的两个突出问题,即可吸入颗粒物和有害气体。通过物理、化学等多种技术手段综合处理,为蓝天保卫战提供一套可行的解决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气复合污染治理的装置和工艺,属于大气治理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政府采取了很多积极措施以减少污染物排放给大气环境带来的破坏,但是我国的大气环境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机动车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噪音与扬尘已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显示,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占16个;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在城市大气污染中所占比例已高达60%。机动车污染已经成为造成PM2.5、灰霾、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构成了我国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汽车尾气成分非常复杂,但其主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 (HC)、氮氧化物(NOx)等。CO是汽车发动机排出有害成分中浓度最大的气体。 CO是一种无色、无味但有剧烈毒性的气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有较强的亲和力,会妨碍血红蛋白的输送氧气的能力。HC是种成分非常复杂的混合物。当HC 浓度较高时,会使人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毒症状。NOx是NO和NO2等的总称。其中N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CO还强,容易使人们中毒而死亡。NO2是一种褐色有强烈毒性的的气体,刺激人的眼睛和呼吸道引起喘息、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等,同时NOx也是光化学烟雾的组成成分。除上述三种主要污染物外,汽车尾气污染还有SO2、游离碳(黑烟)、四乙铅等物质,它们对人体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都非常有害。
当前另一个灾害性天气就是雾霾天气。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一种表述。尤其是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的元凶。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以及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 个大城市大都存在雾霾天气,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
目前解决大气复合污染难题基本上是从强化政府在城市交通大气污染防治中的环境责任、完善大气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健全排污权交易等节能减排的经济激励机制以及打造城市绿色出行系统等角度出击,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这都是从防止和减少排放的角度出发。随着工业经济发展和机动车保有量逐年攀升,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只会越来越大,大气污染的形势只可能会越来越严重。因此,我们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如何防范,而是要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如何把已经产生的污染降解、稀释,防和治两手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气复合污染治理的装置和工艺,通过物理、化学等多种大气治理手段,针对空气中存在的污染气体和可吸入颗粒物进行降解或者灭杀,以营造一个新的绿色生活环境。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大气复合污染治理的装置,包括强制通风系统和水洗除尘系统;所述强制通风系统包括鼓风机、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水洗除尘系统包括水槽、水泵、水帘纸,所述水泵将水槽中的水输送至水帘纸顶部,浸润水帘纸并形成水帘,污染空气通过水帘的过程中将颗粒物和溶于水的气体留在水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水槽包括进水管、出水管以及水位控制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还包括吸附催化反应系统,所述吸附催化反应系统包括催化反应腔、吸附剂、催化剂和紫外线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还包括臭氧分解系统,所述臭氧分解系统包括臭氧处理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气(广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大气(广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52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