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沥青混凝土路面冬季智能型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5338.4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0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郑传峰;徐俊鹏;杨雪;吕丹;张婷;许晓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33/04 | 分类号: | C09D133/04;C09D175/04;C09D7/63;C09D7/61;C09D7/65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张伟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青 混凝土 路面 冬季 智能型 防水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冬季智能型防水剂,其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甲基硅酸钾50~60%,水性丙烯酸酯和水性聚氨酯混合乳液8~30%,乳化剂3~6.3%,固化剂2~5%,防冻剂1~2%,水14~28%。本发明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冬季智能型防水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与低温可操作性,适用于冬季寒冷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防水处理,可以有效解决负温度条件下路面受水分侵蚀和氯盐腐蚀等问题。采用喷涂处理工艺,可以实现机械化操作,方便多次喷涂,有利于保证路面的防水效果,对于严寒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防水性和结构的整体耐久性具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面防水剂领域,特别是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冬季智能型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我国公路现有的主要路面形式,是由沥青结合料和矿质混合料经拌和碾压而成的一种结构形式,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压实度不够,孔隙率过大等情况。此外,沥青混凝土面层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受到车辆荷载、空气中的氧、水和紫外线等介质的多重作用,促使沥青发生诸多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逐渐老化变硬出现各种裂纹或裂缝。现有研究表明,上述病害的出现为水或水汽的侵入提供了通道,在车轮形成的动水压力下,沥青与集料之间的粘结强度降低,促使两者产生剥离趋势,最终造成所谓的沥青路面“水损害”。特别是对于我国北方普通道路和具有排水功能的大孔隙率透水路面来说,冬季极端的气温条件会使滞留在沥青混凝土内部的水分结冰产生体积膨胀,在气温变化和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下,混凝土内部的冰晶体会不断的发生胀缩变化,进一步加剧了沥青与集料之间的剥离程度,严重影响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冬季使用期间的整体稳定性。
此外,氯盐类融雪剂作为冬季常用除雪材料,在我国北方和西北寒冷地区使用较多,虽然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但是下渗的盐水会对道路两旁的绿化带、农田和地下水造成一定污染,更有甚者会对沥青路面和路基的承载力及耐久性造成难以修复的影响。因此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和现代化道路交通的发展需要,必须对我国寒冷地区的道路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来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冬季低温条件下的防水能力,避免冰晶体和氯盐对道路结构造成的破坏。
针对上述道路的病害问题,目前采取的主要解决办法有提高沥青粘结性和改变集料级配的同时注重路面的压实度(方法1);采用乳化沥青、改性沥青或醋酸乙烯乳液等高分子材料作为道路铺筑时的防水层(方法2);或对局部破坏严重的部位采取表层修补(方法3)等。然而随着人们在实践中的运用发现,采用方法1不能有效阻止水分和氯盐地渗入;采用方法2虽然施工方便、价格低廉,但防水效果较差,不能对路面在冬季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尤其是大孔隙率的透水型路面,同时该方法在后期的修补中也较为麻烦;采用方法3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水损害”和冬季防水等问题,还会破坏道路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路面美观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冬季极端气温条件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防水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冬季智能型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应用本发明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冬季智能型防水剂,既可以提高沥青混凝土上面层在低温条件下的防水功能,预防既有路面在冰晶体冻胀力作用下的破坏,又不破坏透水型路面在正常使用环境下的排水功能。对于提高路面的耐久性,节约道路的维护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标,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沥青混凝土路面冬季智能型防水剂,其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甲基硅酸钾50~60%,水性丙烯酸酯和水性聚氨酯混合乳液8~30%,乳化剂3~6.3%,固化剂2~5%,防冻剂1~2%,水14~28%。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性丙烯酸酯和水性聚氨酯混合乳液中,各组分占所述沥青混凝土路面冬季智能型防水剂的质量百分比为:水性丙烯酸酯5~15%,水性聚氨酯5~15%。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水性丙烯酸酯和水性聚氨酯混合乳液中,水性丙烯酸酯和水性聚氨酯的质量比为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53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副车架转运料架
- 下一篇:一种医疗地面消毒机器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9D 涂料组合物,例如色漆、清漆或天然漆;填充浆料;化学涂料或油墨的去除剂;油墨;改正液;木材着色剂;用于着色或印刷的浆料或固体;原料为此的应用
C09D133-00 基于有1个或多个不饱和脂族基化合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涂料组合物,其中每个不饱和脂族基只有1个碳-碳双键,并且至少有1个是仅以1个羧基或其盐、酐、酯、酰胺、酰亚胺或腈为终端;基于此种聚合物的衍生物的涂料
C09D133-02 .酸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其金属盐或铵盐
C09D133-04 .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D133-18 .腈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D133-24 .酰胺或酰亚胺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D133-26 ..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酰胺的均聚物或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