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上油井的井筒复合解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6027.X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3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石张泽;方培林;陈钦伟;秦立民;刘国振;郭雯霖;高永华;侯辉;司念亭;龙江桥;甄宝生;唐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7/06 | 分类号: | E21B37/06;C09K8/52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胡婉明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上 油井 井筒 复合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上油井的井筒复合解堵方法,包括:一,将带有冲洗头的管柱下入待冲洗解堵井生产层段筛管内;二,配有机清洗剂;三,在井口冲洗管柱泵入有机清洗剂,使有机清洗剂通过冲洗头对生产层段筛管冲洗;四,配化学生热工作液;五,上提冲洗解堵用管柱至生产层段筛管中部,泵入地热水至井口冲洗管柱,正循环见地热水返出后,关闭井口套管头上的万能防喷器;导通正挤流程,通过冲洗头,将化学生热工作液分段塞挤进井筒及周边地层,关井反应12h;六,使用冲洗解堵用管柱冲洗井筒,至返出液干净无油花,提起冲洗解堵用管柱,复合解堵作业完毕,进行下步作业;采用旋转冲洗头和清洗液的复合解堵方法,强化井筒内循环冲洗效果,增加油井产油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天然气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清洗解除井筒堵塞的海上油井的井筒复合解堵方法。
背景技术
油田原油属重质稠油,具有密度高、黏度大、胶质沥青质含量高、易发生乳化伤害等特点,且油井完井方式多采用筛管防砂,油井在生产过程中,地层流体从地层流入井筒,由于温压系统及流体性质的改变等一系列因素,不可避免地形成各种有机、无机堵塞物,粘附在炮眼及筛管上堵塞流体通道,易形成有机垢堵塞,严重影响油井的生产能力。
目前,油田传统的油井解堵增产措施主要有两种,即动管柱冲洗井筒和酸化解堵。动管柱冲洗井筒是采用大量地热水大排量循环冲洗井筒的技术工艺。该工艺对近井地带的无机堵塞物有很好的清理作用,但也容易造成地层粘土膨胀、污染、冷伤害等,且产油恢复周期较长,对有机堵塞物解堵效果很差。
酸化解堵是采用分段塞向地层挤注酸性解堵剂的工艺技术。酸液及各种添加剂与地层的各种堵塞物反应,以溶解有机、无机堵塞物;该方法增大地层孔隙度,形成新的油流通道,酸化后增油效果明显,但其缺点也一样突出。受海上平台流程限制,电脱等设备对H+及反应后的酸渣敏感,酸化后返排液需加碱中和,周期较长,一般大约5至10天,且占用大量人力、物力,增加作业成本。另外酸性液体也会对井下管柱、机组、流程等造成一定的腐蚀,有效周期较短。故传统的解堵措施效果不够理想,需要进行改进。针对以上因素发明了一种海上油井的井筒复合解堵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海上油井的井筒复合解堵方法,采用旋转冲洗头和清洗液的复合解堵方法,强化井筒内循环冲洗效果,彻底地冲洗解除井下筛管有机垢、不溶颗粒、轻度无机垢的堵塞,提高近井地带油流通过能力,从而增加油井产油量,使用效果理想。
本发明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海上油井的井筒复合解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冲洗解堵用管柱底部连接冲洗头,将带有该冲洗头的管柱下入待冲洗解堵井生产层段筛管内;
第二步,配制有机清洗剂;
第三步,采用注入泵(或泥浆泵)泵入第二步配制的有机清洗剂入井口冲洗管柱,至有机清洗剂从冲洗头孔口溢出,同时缓慢上提冲洗解堵管柱,使有机清洗剂通过冲洗头对生产层段筛管进行冲洗;
第四步,配制化学生热工作液;
第五步,上提冲洗解堵用管柱至生产层段筛管中部,采用注入泵(或泥浆泵)泵入地热水至井口冲洗管柱,正循环见地热水返出后,关闭安装在井口套管头上的万能防喷器;导通正挤流程,通过第一步入井的冲洗解堵用管柱底部的冲洗头,将第四步配制的化学生热工作液分段塞挤进井筒及周边地层,关井反应12h;
第六步,使用冲洗解堵用管柱冲洗井筒,至返出液干净无油花,上提冲洗解堵用管柱,复合解堵作业完毕,进行下步作业。
前述的海上油井的井筒复合解堵方法,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60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