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尿管的气囊套撑开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6802.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7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睿颖;段冬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睿望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B25B11/02;B25B27/00;F16H1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何锦明 |
地址: | 528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尿管 气囊 撑开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尿管的气囊套撑开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撑开机构和固定机构。撑开机构活动安装在底座上并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撑开单元,撑开单元包括至少三个撑开臂,第一驱动单元能够驱动至少三个撑开臂运动以撑开气囊套;固定机构活动安装在底座上并包括第二驱动单元和固定单元,固定单元包括至少三个固定臂,固定臂与撑开臂平行且面对面设置,第二驱动单元能够驱动至少三个固定臂运动以将已撑开的气囊套夹紧固定在引流管上。通过该技术方案,在撑开臂松开气囊套时,气囊套还处于被固定臂夹紧固定状态,使气囊套不易被撑开臂脱出所拉动,能够减少气囊套在套接到引流管后的位置误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套管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尿管的气囊套撑开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导尿管主要是用于将体内的尿排出体外,对身体不便和大小便失禁的人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在目前医学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导尿管是以橡胶、矽胶或塑胶做的管子,可以经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来。导尿管主要包括气囊套和引流管,当导尿管插入膀胱后,对靠近导尿管头端的气囊套充气,使气囊套膨胀进而将导尿管卡在膀胱内不易脱出。现有技术中,气囊套主要通过手工撑开,套入引流管后再放松使两者套接,在放松过程中气囊套相对引流管位置会发生偏移,造成与引流管的装配误差较大,易导致成品不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导尿管的气囊套撑开固定装置,能够撑开气囊套和将已撑开的气囊套夹紧固定在引流管上。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尿管的气囊套撑开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撑开机构,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撑开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和撑开单元,所述撑开单元包括至少三个撑开臂,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能够驱动至少三个所述撑开臂运动以撑开所述气囊套;固定机构,活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单元和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至少三个固定臂,所述固定臂与所述撑开臂平行且面对面设置,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能够驱动至少三个所述固定臂运动以将已撑开的所述气囊套夹紧固定在所述导尿管的引流管上。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导尿管的气囊套撑开固定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设置第一驱动单元驱动撑开臂运动以撑开气囊套,再通过设置第二驱动单元驱动固定臂运动以将已撑开的气囊套夹紧固定在导尿管的引流管上,在撑开臂松开气囊套时,气囊套还处于被夹紧固定状态,这样能够减少气囊套在套接到引流管后的位置误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驱动件和第一传动单元,所述第一安装板活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均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撑开臂与所述第一传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通过所述第一传动单元能够带动至少三个所述撑开臂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相互靠近或远离地滑动。通过将第一驱动单元设置为第一安装板、第一驱动件和第一传动单元,使得第一驱动件通过第一传动单元能够同时控制至少三个撑开臂在第一安装板上相互靠近或远离地滑动,进而完成撑开气囊套和松开气囊套的步骤,撑开及松开气囊套过程的位置误差较小且效率较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撑开臂一一对应配合的第一滑槽。设置第一滑槽使撑开臂可以沿着第一滑槽滑动,通过第一滑槽限制撑开臂的滑动方向使撑开臂撑开或放松气囊套更为平稳,位置误差更小。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传动单元包括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撑开臂一一对应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驱动件活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上设有与所述撑开臂一一对应的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弧形槽与所述撑开臂相连接,所述第一从动齿轮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第一弧形槽滑动,进而带动所述撑开臂滑动。通过第一主动齿轮转动带动第一从动齿轮上的第一弧形槽转动,进而使第一连接件相对第一弧形槽滑动,同时也带动了撑开臂滑动,结构较为简单,传动有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睿望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睿望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68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