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灯具灯壳老化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6912.8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4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王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倍科质量技术服务(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B11/24;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灯具 老化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灯具灯壳老化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灯具灯壳老化检测方法,包括绝缘检测、外观检测、弹片和固定卡簧检测、爬电距离电气间隙检测、温度检测、老化试验、振动试验、包装可靠性试验,绝缘检测具体检测方法为:设置若干电源正负极分别接一根导线,其中一根正极连接的导线与指示灯相连,指示灯的一侧连接有一根导线,将批量灯壳的一端连接在与指示灯相近的导线,通过改变检测顺序,优先对批量灯壳进行通电试验,从而对其绝缘线进行检测,当指示灯点亮时,则表明绝缘效果不合格,则此灯壳的检测结果已结束,为不合格产品,从而无需再对其进行其他检测,从而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具灯壳老化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灯具灯壳老化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灯壳由于其具有凹槽和复杂型面,因此传统依靠人工目测或传统三坐标测量时,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检测结果不精确,且检测效率低下;进行批量检测时,传统的检测顺序为先进行外观检测,然后进行绝缘检测等一些相关检测,而灯壳的绝缘性能为其最关键的检测标准,当绝缘性能不合格时,即意味着灯壳无法使用,而后续其他相关检测均无意义,从而传统的检测顺序不具有筛分检测,导致检测量增大,检测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灯壳老化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外观检测和绝缘检测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灯具灯壳老化检测方法,包括绝缘检测、外观检测、弹片和固定卡簧检测、爬电距离电气间隙检测、温度检测、老化试验、振动试验、包装可靠性试验,所述绝缘检测具体检测方法为:设置若干电源正负极分别接一根导线,其中一根正极连接的导线与指示灯相连,指示灯的一侧连接有一根导线,将批量灯壳的一端连接在与指示灯相近的导线,灯壳的另一端连接与负极相连的导线,若指示灯亮,则表明所连接的灯壳绝缘性能不合格,若指示灯不亮,则表明所连接的灯壳绝缘性能合格,所述外观检测采用蓝光三维扫描仪,具体检测方法为:将蓝光三维扫描仪接通电源,然后将待测灯壳放置在传送带上,待灯壳通过蓝光三维扫描仪时,蓝光三维扫描仪对其进行扫描,即可实时获取灯壳的三维数据。
优选的,所述导线的两端均设置有鳄鱼夹。
优选的,所述蓝光三维扫描仪的型号为:OKIO 5M。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设置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上端设置有放置板。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的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三维蓝光扫描仪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报警灯电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改变检测顺序,优先对批量灯壳进行通电试验,从而对其绝缘线进行检测,当指示灯点亮时,则表明绝缘效果不合格,则此灯壳的检测结果已结束,为不合格产品,从而无需再对其进行其他检测,从而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2、外观检测采用蓝光三维扫描仪,从而代替传统人工目测或三坐标测量,从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通过设有控制器、报警灯和传送带,从而可以对其进行批量检测,当检测结果与设定结果不一致时,控制器控制报警灯点亮,从而使得检测具有自动化、智能化的优点,从而便于使用,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的绝缘检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的外观检测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 外观检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 外观检测的俯视图。
图中:1、蓝光三维扫描仪;2、传送带;3、减速电机;4、放置板;5、控制器;6、报警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倍科质量技术服务(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倍科质量技术服务(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69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功及不平衡补偿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折叠式9自由度液压机械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