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并网逆变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7221.X | 申请日: | 201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43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江友华;杨金婉;王春吉;宫唯佳;谢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H02M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网 逆变器 系统 | ||
1.一种并网逆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单向逆变桥、LCL型输出滤波器、软件锁相环、组合谐波抑制单元、放大器和驱动单元,所述LCL型输出滤波器和软件锁相环分别与电网连接,所述驱动单元与单向逆变桥连接,
所述组合谐波抑制单元包括多谐振控制器、比例积分控制器和完全前馈控制器,所述多谐振控制器和比例积分控制器并联后一端与软件锁相环连接,另一端连接放大器,所述完全前馈控制器一端连接电网,另一端连接驱动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网逆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逆变桥包括直流储能电容、四个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和四个反并联二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网逆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完全前馈控制器的系数为:
其中,Linv为滤波电,Cf为滤波电容,Geq(s)为,Ginv为,TLPF为时间常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网逆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谐振控制器的系数为:
其中,Km为多谐控制的谐振系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并网逆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阻抗匹配及逆变器组合控制策略实现对单向逆变桥工作状态的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并网逆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抗匹配具体为:
考虑数字控制延时和死区效应,构建LCL型并网逆变器的阻抗网络模型,实现输出阻抗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并网逆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控制延时以在电容电流调节器的输出串入的延时环节Gdelay(s)表示,所述延时环节的传递函数表达式为:
其中,Tsw为开关周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并网逆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死区效应以在单向逆变桥输出电压端叠加的一个幅值不变、方向由sign(iinv)决定的误差电压ue表示,ue的表达式为:
式中,Tsw为开关周期,td为死区时间,Udc为直流储能电容两端电压,iinv为逆变电流。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并网逆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组合控制策略具体为:
公共连接点PCC处获取反馈电流,给定电流参考值与该反馈电流的差分别经过比例积分控制器和多谐振控制器,两个输出结果与LCL型输出滤波器上的滤波电容的反馈电流之差,通过放大器后的输出结果同完全前馈控制器的输出之差得到电压参考信号,所述驱动单元基于该参考电压信号与直流储能电容的反馈电压之差以及三角波参考信号得到用于驱动单相逆变桥的方波驱动脉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大学,未经上海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722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