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电磁泵辅助驱动的碱金属热管及其传热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7692.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6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柴晓明;马誉高;余红星;杨洪润;何晓强;邓坚;苏东川;张卓华;丁书华;冉旭;邱志方;刘余;李松蔚;王金雨;曾畅;张宏亮;李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王婷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电磁 辅助 驱动 碱金属 热管 及其 传热 方法 | ||
1.一种采用电磁泵辅助驱动的碱金属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磁泵和热管(202),所述电磁泵环套在热管(202)的外表面,电源连接电磁泵;所述热管(202)还包括:热管包壳(4)、热管吸液芯(5)、热管中心气腔(6)和保温层(7);所述热管包壳(4)内部为热管中心气腔(6);热管中心气腔(6)外壁设置有热管吸液芯(5);热管包壳(4)的外部中部设置有保温层(7);所述电磁泵还包括:电磁泵沟槽、初级铁芯(201)、内层铁芯(203)和绕组(204);所述电磁泵沟槽的外壁设置有初级铁芯(201)和绕组(204);所述电磁泵沟槽的内部中心固定有内层铁芯(2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电磁泵辅助驱动的碱金属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202)的两端分别为热管蒸发段(1)和热管冷凝段(3);所述热管(202)的中端为热管绝热段(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电磁泵辅助驱动的碱金属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泵整体为中空圆柱形结构的高频电磁泵,所述电磁泵沟槽为圆柱形结构,电磁泵沟槽内壁与内层铁芯(203)外壁的间隙距离与热管(202)外径尺寸相匹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电磁泵辅助驱动的碱金属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绝热段(2)或热管冷凝段(3)上环套有电磁泵进行辅助驱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采用电磁泵辅助驱动的碱金属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泵沟槽内可布置单根或多根热管(202),所述多根热管(202)在电磁泵沟槽内呈环形布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采用电磁泵辅助驱动的碱金属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204)内通入三相交变电流,绕组(204)接线方式为三相四线制Y型接法。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采用电磁泵辅助驱动的碱金属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202)为碱金属热管,热管(202)材质包括:钠、钾、锂、钠钾合金。
8.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采用电磁泵辅助驱动的碱金属热管的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电磁泵沟槽内放置热管(202),所述电磁泵加载在热管绝热段,或加载在热管冷凝段;
步骤二:打开电源,驱动电磁泵对热管内的金属液体回流进行驱动;
步骤三:电磁泵采用高频,利用电磁场的趋肤效应,使得电磁场有一定趋肤深度,作用于热管壁附近的金属液体,减弱对热管中心金属气体流动的影响;电磁泵沟槽内可以布置单根或多根热管进行液体辅助回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76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