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间隙固态传热的一体化快谱堆芯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7701.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1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亮;柴晓明;夏榜样;余红星;王金雨;何晓强;李宁;方才顺;饶琦琦;王留兵;苏东川;曾畅;全标;胡雪飞;吴冰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21C15/14 | 分类号: | G21C15/14;G21C15/06;G21C5/0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闫兆梅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隙 固态 传热 一体化 快谱堆芯 结构 | ||
1.一种无间隙固态传热的一体化快谱堆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堆芯基体结构(1)、热管(2)、燃料棒(3)、填充金属(4),热管(2)和燃料棒(3)固定安装在堆芯基体结构(1)内,填充金属(4)填充在堆芯基体结构(1)内部,热管(2)和燃料棒(3)之间,充当导热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间隙固态传热的一体化快谱堆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2)和燃料棒(3)的比例为3:1、2:1、1:1、1:2、1:3;在堆芯基体结构(1)内呈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间隙固态传热的一体化快谱堆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堆芯基体结构(1)为内部空腔结构,包括下部堆芯基体结构(11)和上部堆芯基体结构(12),通过安装销(13)组成一个整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间隙固态传热的一体化快谱堆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堆芯基体结构(11)为上部带止口的结构,底部按照一定的排列关系设有燃料棒安装孔(111)和热管安装孔(112),燃料棒安装孔(111)和热管安装孔(112)为盲孔,为热管(2)和燃料棒(3)提供定位,止口上设计有均匀布置的销孔(1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间隙固态传热的一体化快谱堆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堆芯基体结构(12)顶部对应下部堆芯基体结构(11)的燃料棒安装孔(111)和热管安装孔(112)开设有燃料棒安装孔(121)和热管安装孔(122),燃料棒安装孔(121)和热管安装孔(122)为通孔,供热管(2)和燃料棒(3)穿过并提供限位,下端设有止口与下部堆芯基体结构(11)配合,并开有销孔(123)对应,顶部还设计有填充金属注入孔(124)和排气孔(1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间隙固态传热的一体化快谱堆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棒(3)包括包壳、燃料芯块、压紧弹簧;燃料芯块采用UO2作为燃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间隙固态传热的一体化快谱堆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2)为高温高效碱金属热管,包括蒸发段(21)、绝热段(22)、冷凝段(23);蒸发段(21)的端头设置定位轴,用于将热管安装固定在堆芯基体结构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间隙固态传热的一体化快谱堆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棒(3)包壳、热管(2)包壳、堆芯基体结构(1)所用材料为核级不锈钢、镍基合金、钼铼合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77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