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输电线路的单桩基础以及单桩基础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9306.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2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智飞;张佩师;阴雅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6 | 分类号: | E02D27/16;E02D27/42;E04B1/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滕一斌 |
地址: | 10009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输电 线路 桩基础 以及 制造 方法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单桩基础以及单桩基础制造方法,属于单桩基础制造领域。单桩基础包括:多个连接纵筋以及具有至少四个柱状预埋件的柱状桩体,多个连接纵筋位于至少四个柱状预埋件在目标端面外的部分的四周,多个连接纵筋具有绑扎结构;柱状桩体的目标端面具有隔离层,至少四个柱状预埋件均穿过隔离层;至少四个柱状预埋件位于目标端面外的一端上具有保护套;多个连接纵筋上具有第一金属网片;在隔离层远离柱状桩体的一侧浇筑有混凝土保护帽。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单桩基础进行二次浇筑时,施工周期较长,且难以保证二次浇筑时单桩基础的质量的问题。达到了减小施工周期,保证单桩基础质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单桩基础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单桩基础以及单桩基础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单桩基础是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混凝土构成的柱状桩体以及预埋件,其中的预埋件露出柱状桩体顶部的端面,用于与杆塔连接。在单桩基础制造完成之后,通常需要对单桩基础进行高应变检测,高应变检测需要在单桩基础的顶部施加一个冲击力,检测单桩基础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相关技术中,由于预埋件露出柱状桩体顶部的端面,在高应变检测时存在被损坏的风险,所以先对不设置预埋件的单桩基础进行高应变检测,之后将进行过高应变检测的单桩基础的顶部预设的一段柱状桩体凿除,再将预埋件设置在预定位置,对单桩基础进行二次浇筑。
但是对单桩基础进行二次浇筑时,施工周期较长,且难以保证二次浇筑时单桩基础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单桩基础以及单桩基础制造方法,能够解决相关技术中对单桩基础进行二次浇筑时,施工周期较长,且难以保证二次浇筑时单桩基础的质量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单桩基础,所述单桩基础包括:
多个连接纵筋以及具有至少四个柱状预埋件的柱状桩体,所述至少四个柱状预埋件的一端位于所述柱状桩体的目标端面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目标端面外,所述多个连接纵筋位于所述至少四个柱状预埋件在所述目标端面外的部分的四周,所述多个连接纵筋具有绑扎结构;
所述柱状桩体的所述目标端面具有隔离层,所述至少四个柱状预埋件均穿过所述隔离层;
所述至少四个柱状预埋件位于所述目标端面外的一端上具有保护套;
所述多个连接纵筋上具有第一金属网片;
在所述隔离层远离所述柱状桩体的一侧浇筑有混凝土保护帽。
可选的,所述至少四个柱状预埋件与所述第一金属网片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第二金属网片。
可选的,所述多个连接纵筋在所述柱状桩体的所述目标端面上均匀分布。
可选的,所述隔离层包括隔离胶或薄膜。
可选的,每个所述柱状预埋件位于所述目标端面内的一端具有锚固结构。
可选的,所述至少四个柱状预埋件互相平行。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单桩基础制造方法,所述单桩基础制造方法包括:
形成具有至少四个柱状预埋件的柱状桩体,所述至少四个柱状预埋件的一端位于所述柱状桩体的目标端面内,另一端位于所述目标端面外;
在所述柱状桩体的所述目标端面设置隔离层,所述至少四个柱状预埋件均穿过所述隔离层;
将保护套套在所述柱状预埋件位于所述目标端面外的部分上;
在所述目标端面外设置具有绑扎结构的多个连接纵筋,所述多个连接纵筋位于所述至少四个柱状预埋件在所述目标端面外的部分的四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93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