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边云协同的智慧城市智能联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10503.5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05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吴鸿;姜军;黄超;钟琳;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智城(广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淮北中科智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协同 智慧 城市 智能 联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边云协同的智慧城市智能联动方法,涉及边云协同和智慧城市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在云侧配置通用的联动规则,一旦系统检测到有联动事件,会即时调用设备进行联动任务,从而实现城市事件的自动化、智能化处理;联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采用了边云协同的策略:由边缘侧进行设备控制及简单或初步的数据处理工作;云侧负责复杂数据的深度分析处理,以及跨边缘网关、多边缘网关的资源调度任务。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配置通用联动规则,更适合智慧城市中海量设备的场景,灵活性更高;在联动过程中使用边云协同的策略,允许进行复杂的场景联动,并减少了联动事件处理的时间,提高联动效率,同时也减缓了云侧海量存储、计算及网络带宽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边云协同和智慧城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边云协同的智慧城市智能联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基于物联网的联动方法在配置联动规则时,一般需要指定具体的设备终端。在智慧城市场景下,由于接入了海量的设备,并且每种类型的设备均有多个,此时再按照指定具体设备的配置方式则需要配置多套相同类型的联动规则,过程十分繁琐,并且联动环节发生变化时还需要对多个规则进行修改,缺乏灵活性。
另一方面,智慧城市场景下的数据在地理上分散,智能化的实时数据收集、传递、处理和执行变得尤为重要。云计算虽然为数据处理提供高效的计算平台,但目前网络带宽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数据的增长速度,基于云计算模型的单一计算资源已不能满足海量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安全性和低能耗等性能需求。为了满足数据传输过程在快速连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等方面的关键需求,需要充分利用边缘网络,在靠近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处理物联网应用所请求的内容,提供边缘智能服务。在现有的云计算模型为核心的集中式大数据处理技术基础上,亟需发展以边云协同计算模型为核心、面向海量边缘数据的边缘式数据处理技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边云协同的智慧城市智能联动方法,重新设置设备类型之间的联动规则,充分利用网络边缘侧,以边云协同计算模型为核心,大大提高联动效率,减缓云侧平台压力,从而满足海量数据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快速连接、实时业务、数据优化等方面的关键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根据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边云协同的智慧城市智能联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在云侧平台上设置触发设备和执行设备之间的联动规则,所述联动规则包括触发条件、执行动作、设备实例化策略;
步骤S2,云侧平台根据联动规则中的触发条件生成边缘侧的联动事件巡检任务,发放到含触发设备的边缘网关,根据联动规则中的执行动作生成联动任务执行流程,并包含设备实例化策略一并发放到相关边缘网关;
步骤S3,边缘网关执行联动事件巡检任务,若检测到联动事件的发生,则初始化联动记录并上报到云侧平台;
步骤S4,云侧平台接收到初始的联动记录后,先查找到对应联动规则中的设备实例化策略,并根据产生联动事件的设备确定设备范围,然后通知涉及在该范围内的边缘网关进行设备实例化和执行联动任务,同时,云侧平台会记录该次联动任务中所有的实例化的设备终端及其所在边缘网关;
步骤S5,发生联动事件的边缘网关会第一时间根据设备实例化策略实例化该边缘侧的设备终端,查找联动事件对应的联动任务执行流程,并按流程执行该边缘侧的联动任务;
步骤S6,云侧平台和涉及的边缘网关在数据处理和设备调度两方面协同工作,按联动任务流程依次完成每阶段的联动任务,直至联动任务结束。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所述触发设备和所述执行设备之间在设置联动规则时选择的是设备类型,而不是具体的设备终端,从而联动规则可作用于城市中多套设备终端的联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智城(广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淮北中科智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科智城(广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淮北中科智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05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化文档生成及管理系统
- 下一篇:基于消息的应用通信方法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