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快速化成分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1003.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0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滨;王超;刘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蒋厦 |
地址: | 214106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聚合物 锂离子电池 性能 快速 化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快速化成分容方法,取注液后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一定环境下静止;对电池进行化成,化成时对电芯表面施加力,同时使电芯处于恒定温度中;化成时采用阶梯式化成流程对电池进行充电;对化成后的电芯进行静置,静置时对电芯表面施加力,同时使电芯处于恒定温度中,使电芯充分定型及稳定内部环境;对电池进行容量测试,分容时电芯表面施加压力,同时使电芯处于恒定温度环境中,在分容流程下对电芯进行容量测试。本发明对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化成、分容、静置时间及温度进行了工艺优化,使流程简化,缩短生产周期,尽快完成容量测试后,能够及时反映出装配及电极制作过程中的缺陷,便于及时进行改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快速化成分容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便携式可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使用者越来越多,而几乎绝大部分高性能设备使用的供电系统均为锂离子电池,随着产品型号及类型分布越来越广,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由于其保护板设计简单、形状可定制等优点得到大量使用,但同时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循环性能、交付周期等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在保证优良的循环性能的同时,缩短制造周期也迫在眉睫。
目前,锂离子电池使用的正极材料大部分是LiCoO2,或者含Ni/Co/Mn的三元材料,而负极材料采用的基本均为石墨,这种材料结构使得电池在首次充电过程中(化成过程)形成SEI膜,SEI膜形成的致密程度影响着电芯的循环性能。
目前常用的化成工艺制程要么流程复杂,生产周期长,要么SEI膜形成不够均匀致密,影响电芯的循环性能,另外人们对电芯容量也比较关注,化成后会进行容量测试,但较长的化成分容周期,不利于及时反馈前序工序问题,当发现问题时,化成分容期间会持续有不良电池产生,造成资源的浪费、成本的提高,不良品的产生,因此在保证电池安全性能、循环性能等电性能的基础上缩短化成分容周期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问题,提高电芯循环性能,缩短制造周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快速化成分容方法,改进电芯制作工艺,改善电芯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提高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快速化成分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取注液后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45-65℃的环境下静止12-36h;
步骤(2):取步骤(1)中的电池进行化成,化成时对电芯表面施加10-15kg/cm2的力,同时使电芯处于80-90℃的恒定温度中;化成时采用阶梯式化成流程对电池进行充电;
步骤(3):取步骤(2)化成后的电芯进行10-30min的静置,静置时对电芯表面施加5-8kg/cm2的力,同时使电芯处于25-35℃的恒定温度中,使电芯充分定型及稳定内部环境;
步骤(4):取步骤(3)中的电池进行容量测试,分容时电芯表面施加5-10kg/cm2的压力,同时使电芯处于25-55℃的恒定温度环境中,在分容流程下对电芯进行容量测试。
步骤(2)中,所述的阶梯式化成流程为:静置10min;以0.02-0.2C电流恒流充电10-20min,截止电压3.9V;静置10min;以0.5-1.0C电流恒流充电60-80min,截止电压4.175V;静置10min,结束化成。
步骤(4)中,所述的分容流程为:静置10min;以0.5-1.0C电流恒流恒压充电,截止电压4.35-4.4V,截止电流0.02-0.1C;静置10min;以0.5-1.0C电流进行恒流放电,截止电压3.0-3.4V;静置10min;以0.5-1.0C电流进行恒流充电,截止电压3.9-4.4V;静置10min;结束分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未经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10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