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埋电力设备的自通风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11187.3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4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姜争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佑资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28;H02B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地 电力设备 通风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埋电力设备的自通风结构,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一体成型有用于通过螺栓固定电力设备的安装座,且底座的上方安装有封盖,封盖的中间安装有排气装置,且封盖的上方呈环形安装有至少两个进气装置。有益效果为:该装置能够利用进气风机对电力设备主体进行主动风冷,并且该装置还能够利用发热器和排气风机对内部进行除湿,从而有效的保障了内部干燥,避免了电力事故的发生,该装置的底座、盖板、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就能够快速拆开,从而能够方便检修维护,有效的提高了内部电力设备主体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埋电力设备的自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地埋式电力设备时构成电力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些地埋式电力设备在埋入地下后散热较为困难,如果长期处于高温状态将使得这些设备内部的元器件快速的老化,从而极大的缩短了使用寿命并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传统对于这些设备进行散热主要采用自然通风,只是简单的在设备的上方安装能够人工开关的通风窗来通过自然风进行散热,但是这种自然散热的效率低,难以满足大功率电力设备的散热需求,而且由于缺乏良好的除湿设计容易导致水汽沉积在电力设备主体表面,带来安全隐患。
如果发明一种能够针对地埋电力设备主体进行自动通风的新型地埋结构就能够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地埋电力设备的自通风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埋电力设备的自通风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埋电力设备的自通风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一体成型有用于通过螺栓固定电力设备主体的安装座,且底座的上方安装有封盖,所述封盖的中间安装有排气装置,且封盖的上方呈环形安装有至少两个进气装置;
所述排气装置包括与封盖通过螺栓固定安装的支撑座,且支撑座上一体成型有主架体,所述主架体的上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挡雨罩,且支撑座上通过连接板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部开设有辅助排气通道,且主架体和连接座之间开设有主排气通道;
所述连接座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与辅助排气通道连通的排气风机,且排气风机的输入端连通有对接盒,所述底座的内壁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环,且安装环的下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吸气头,所述吸气头的上方一体成型有对接口,且对接口通过送气管连通在对接盒的进气端;
所述进气装置包括与封盖通过螺栓固定安装的主管道,且主管道的上端一体成型有出口向下的进气弯管,所述主管道的下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进气风机,且封盖在对应进气风机排气口下方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导流罩,所述安装环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和发热器,且控制器与外部供电设备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电缆分别电性连接温湿度传感器、发热器、排气风机和进气风机。
优选的,所述进气弯管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过滤板,且主排气通道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二过滤板。
优选的,所述底座和安装座之间一体成型有集液槽,且底座在对应集液槽的下方处安装有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底部发热装置。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在对应挡雨罩的下方处一体成型有用于隔离主排气通道和辅助排气通道的隔离板,且控制器为S7-200型PLC装置。
优选的,所述封盖上一体成型有一对拉柄,且拉柄上一体成型有一对悬吊栓。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方一体成型有限位凸起,且封盖上一体成型有与限位凸起匹配且用于密封的对接凸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能够利用进气风机对电力设备主体进行主动风冷,并且气流能够在导流罩的引导下有效的送至内部各处,从而有效的提高散热的效率,并且该装置还能够利用发热器和排气风机对内部进行除湿,从而有效的保障了内部干燥,避免了电力事故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佑资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佑资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11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