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信浮标大深度自动布放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11568.1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4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牟伟;刘金标;谌启伟;张素伟;高频;易学平;陈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22/08 | 分类号: | B63B2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廖辉 |
地址: | 44300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浮标 深度 自动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浮标大深度自动布放回收装置,属于水下拖曳探测技术领域。主动牵引导向装置位于扑捉储藏筒的正下方,复合缆缠绕在复合缆水下绞车上,随动压缆机构压紧缠绕的复合缆,复合缆通过主动牵引导向装置穿出后与通信浮标上的光电滑环相连;通信浮标布放水下深度大于启动深度且满足启动时间时,主动牵引导向装置先于复合缆水下绞车启动,主动牵引导向装置始终对复合缆施加一定的拉力;通信浮标回收时,主动牵引导向装置后于复合缆水下绞车启动,通信浮标进入扑捉储藏筒后触发到位信号触发机构,复合缆水下绞车停止收缆并完成通信浮标收放。本发明能够实现通信浮标盲收盲放自动扑捉到位,以及通信浮标无受力状态下复合缆自动收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浮标大深度自动布放回收装置,属于水下拖曳探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重视和海洋开发进程的加快,近年来,一系列应用于海洋研究、海底资源开发、海洋监测及军事等领域的海洋探测设备应运而生。
ADS(advanced deployable system)是一种可迅速部署的海底阵列声波监测装备,该装备布放于水下一定深度,首先通过总体框架内复合缆水下绞车释放出通信浮标至水面,建立通信连接后,再通过声缆绞车水平释放出声阵缆,利用水中悬浮状态的声阵缆探测水下信息,并将信息经复合缆传递到水面浮筒内,经过浮标通信设备进行处理,然后将相关信息发送至基站,完成ADS装备的探测工作,具备实时监听侦查与数据传输和全天候工作能力。ADS装备中通信浮标收放至关重要,其是否成功工作是整个ADS装备的先决条件。通常水下收放装置由复合缆、收放设备、水下绞车等组成,复合缆一端与收放设备相连,另一端与水下绞车相连,通过复合缆传输各种指令与信号。然本方案收放设备为通信浮标,当通信浮标没入水下时,通信无法建立,故不可能通过复合缆传输各种指令与信号,故在水下时通过复合缆传输各种收放指令控制通信浮标浮出水面和收至总体框架上扑捉储藏筒几乎无法实现。此外由于海面上海水具有一定的流速和涌浪,水下绞车在释放通信浮标时极有可能存在释放缆长度远远超过水深,出现复合缆不带力,造成复合缆无法自动脱离滚筒,无法实现绞车收放。为实现水下通信浮标顺利收放任务的目的,设计一种通信浮标大深度自动布放回收装置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国、内外对陆上通过钢丝绳或拖曳缆收放拖曳体或拖曳阵已相当成熟,然在水下收放通信浮标特别是无任何指令信号收放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浮标大深度自动布放回收装置,能够实现通信浮标盲收盲放自动扑捉到位,以及通信浮标无受力状态下复合缆自动收放。
一种通信浮标大深度自动布放回收装置,装置包括通信浮标、扑捉储藏筒、复合缆、主动牵引导向装置、复合缆水下绞车、随动压缆机构、总体框架、到位信号触发机构和光电滑环;
所述扑捉储藏筒、主动牵引导向装置和复合缆水下绞车均固定在总体框架上,主动牵引导向装置位于扑捉储藏筒的正下方,复合缆水下绞车与主动牵引导向装置处于同一水平高度;所述复合缆缠绕在复合缆水下绞车上,随动压缆机构压紧缠绕的复合缆,复合缆通过主动牵引导向装置穿出后与通信浮标上的光电滑环相连;通信浮标布放水下深度大于启动深度且满足启动时间时,主动牵引导向装置先于复合缆水下绞车启动,主动牵引导向装置始终对复合缆施加一定的拉力;通信浮标回收时,主动牵引导向装置后于复合缆水下绞车启动,利用扑捉储藏筒进口喇叭形和末端结构倒锥形结构,以及通信浮标顶端球形和末端倒锥形结构,通信浮标进入扑捉储藏筒后触发到位信号触发机构,复合缆水下绞车停止收缆并完成通信浮标收放。
进一步地,所述到位信号触发机构包括弹簧、磁铁、接近开关和底板;所述底板置于扑捉储藏筒内部的底面上,底板由弹簧支撑,底板上固定有磁铁,接近开关安装在扑捉储藏筒外部的底面上,通信浮标进入扑捉储藏筒后接触到底板并压缩弹簧,接近开关底板上磁铁的信号,该信号触发复合缆水下绞车自动停止收缆。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牵引导向装置包括调节螺母、牵引主动轮、出缆口导轮组、牵引从动轮、主基座、进缆口导轮组、滑道、牵引电机、导向螺杆和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0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15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