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强迫式锂电池充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1961.0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01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钟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建华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江鹏飞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迫 锂电池 充电器 | ||
1.一种强迫式锂电池充电器,包括位于锂电池(5)两侧的原充电极(1),其特征在于,充电器还包括强迫充电极(2)、竖直充电极(3)和水平充电极(4),其中:
强迫充电极(2),是在原充电极(1)方向上设置的一个同向的强迫充电电场(2-2),使锂电池(5)中的锂离子获得更大的充电势,锂离子深入到负极的深处;
竖直充电极(3),是在原充电极(1)垂直方向设置的一个竖直变向振荡电场(3-3),使锂电池(5)中的锂离子不断处于沿前进方向的上下振动而减小和避免拥堵;
水平充电极(4),是在原充电极(1)垂直方向设置的一个水平变向振荡电场(4-4),使锂电池(5)中的锂离子不断处于沿前进方向的左右振动而减小和避免拥堵;
在强迫充电电场(2-2)、竖直变向振荡电场(3-3)和水平变向振荡电场(4-4)作用下,锂电池(5)中的锂离子始终处于三维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迫式锂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5)中部设置有高分子隔膜,高分子隔膜两侧分别设置有正极材料与负极材料,原充电极(1)的正极板设置在电池正极材料外侧,原充电极(1)的负极板设置在电池负极材料外侧,原充电极(1)通电时,对锂电池(5)充电,正极材料中的锂离子缓慢的通过高分子隔膜进入负极材料,形成充电过程;反之,负极材料中的锂离子缓慢的通过高分子隔膜进入正极材料,则为放电过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迫式锂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强迫充电极(2)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强迫充电极(2)的正极板位于原充电极(1)的正极板外侧,强迫充电极(2)的负极板位于原充电极(1)的负极板外侧;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形成与强迫充电极(2)同向的强迫充电电场(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迫式锂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充电极(3)分为两个正极板和两个负极板,其中一组正极板和负极板位于锂电池(5)上侧,另一组正极板和负极板位于锂电池(5)下侧;切换开启相对应的正极板和负极板,在锂电池(5)上下两侧形成垂直可变振荡电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迫式锂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充电极(4)分为两个正极板和两个负极板,其中一组正极板和负极板位于锂电池(5)左侧,另一组正极板和负极板位于锂电池(5)右侧;切换开启相对应的正极板和负极板,在锂电池(5)左右两侧形成垂直可变振荡电场。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迫式锂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5)位于原充电极(1)之间,原充电极(1)对锂电池(5)施加普通充电电场(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强迫式锂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在充电过程中,同时施加在普通充电电场(1-1)、强迫充电电场(2-2)、竖直变向振荡电场(3-3)和水平变向振荡电场(4-4)的作用下,使的高分子隔膜上的电子始终处于三维运动而不会或减小在高分子隔膜上的拥堵而快速通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建华,未经钟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196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焊带排版机用收线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管自动伴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