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量子点油墨及其制备方法,量子点发光二极管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1997.9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2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何斯纳;吴龙佳;吴劲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38 | 分类号: | C09D11/38;C09D11/36;H01L51/5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曹柳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量子 油墨 及其 制备 方法 发光二极管 | ||
本发明属于量子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量子点油墨,以所述量子点油墨的总质量为100%计,包括10%~30%的量子点,56%~87%的溶剂,1%~3%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1%~3%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0%~3%的增溶剂,0%~5%的添加剂。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油墨,通过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协同作用,不但使量子点材料在油墨中分散稳定性更好,而且降低了油墨的表面张力,从而可以制备出均匀致密的量子点膜层,减少膜层不均匀导致的漏电流过大、启亮电压大的影响,增强器件的发光效率,从而提高QLED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量子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量子点油墨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背景技术
量子点(QD)发光材料在LED照明、液晶显示等领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量子点替代传统的荧光粉,有效地提高了LED以及液晶显示的色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以其外观极薄、色域更宽、纯度高、亮度高、启动电压低、稳定性更好的独特优势逐渐兴起,在固态照明、平板显示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了学术界以及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并可能成为取代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新一代显示产品。
QLED的器件结构一般包括阳极层、空穴传输层、量子点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现在的薄膜晶体管主流技术多采用玻璃基板上通过溅射、化学沉积等方式制备,相比于印刷方式制备晶体管而言,这种制备方式具有较高的制备成本和较为复杂的工艺流程。对于印刷方式制备量子点发光层来说,对于衬底选择具有较高的兼容性,无需掩膜版等优点使得喷墨打印成为是现今最常用、最热门的一种制备方式。但是,量子点需要打印在传输层上,极性较弱的量子点墨水在亲极性的传输层材料表面形成一个相互排斥的界面,影响量子点墨水的成膜性和界面接触,造成膜层均匀性不佳、粗糙度高等问题,部分位点出现漏电流现象,导致QLED器件出现发光不均匀、出现黑点等问题,对器件的发光性能造成极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极性较弱的量子点油墨在亲极性的传输层材料表面形成一个相互排斥的界面,影响量子点墨水的成膜性和界面接触,造成膜层均匀性不佳、粗糙度高等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量子点油墨,以所述量子点油墨的总质量为100%计,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组分: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量子点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将量子点溶解在溶剂中形成第一混合溶液;
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添加到所述第一混合溶液中,混合处理得到量子点油墨。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量子点发光二极管,所述量子点发光二极管中含有由上述的金属氧化物油墨制备的功能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19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