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车辆的发动机启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12273.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3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凌和平;田果;翟昆仑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N11/08 | 分类号: | F02N11/08;F02N15/02;F02N1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青年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350 | 代理人: | 吴桂华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车辆 发动机 启动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适用于混合动力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发动机启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发动机启动方法,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单元获取发动机的启动需求和车辆的当前车辆状态,当前车辆状态包括当前车速,控制单元根据当前车速控制变速箱挂入对应设定档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电机或/和车辆轮端的动力通过变速箱传递给发动机,以使发动机的转速达到点火转速并启动。本发明所提供的混合动力车辆的发动机启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驱动电机或/和车辆轮端的动力通过变速箱传递给发动机,可取代起动机的功能,节省起动机的硬件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混合动力车辆启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发动机启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各个国家对油耗的法规要求日益严格,全球各大汽车企业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投入。混合动力汽车由于解决了纯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问题,同时降低车辆的燃油消耗,越来越受到各个车企重视。现有的混动车型发动机起动技术,只有在固定的车速段才能进行反拖起动发动机,不能做到全车速反拖的功能,故无法取代起动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了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发动机启动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其根据当前车速来调节变速箱的传力路径,驱动电机或/和车辆轮端将动力通过所述变速箱传递给发动机,从而可实现全车速反拖启动发动机,进而取代起动机的功能,节省起动机的硬件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动力车辆的发动机启动方法,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单元获取发动机的启动需求和车辆的当前车辆状态,所述当前车辆状态包括当前车速,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当前车速控制变速箱挂入对应设定档位,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电机或/和车辆轮端的动力通过所述变速箱传递给发动机,以使所述发动机的转速达到点火转速并启动。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根据当前车速控制变速箱挂入对应设定档位包括:
当前车速小于等于第一预设车速时,所述当前车辆状态还包括静止状态、倒车状态和前进状态,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通过所述变速箱传递给发动机;
当前车速大于第一预设车速时,所述当前车辆状态还包括倒车状态和前进状态,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电机或/和车辆轮端的动力通过所述变速箱传递给发动机。
可选地,当前车速大于第一预设车速时,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电机或/和车辆轮端的动力通过所述变速箱传递给发动机具体包括:
在倒车状态,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模式选择装置处于第一模式状态,根据所述当前车速,控制所述变速箱挂入倒车档位以将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电机或/和车辆轮端的动力传递给发动机;
在前进状态,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模式选择装置处于第二模式状态,根据所述当前车速,控制所述变速箱挂入前进档位以将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电机或/和车辆轮端的动力传递给发动机。
可选地,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电机或/和车辆轮端的动力传递给发动机具体包括:
当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油门踏板未被触发,且所述车辆轮端的扭矩大于等于发动机的反拖扭矩,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车辆轮端的动力通过所述变速箱传递给发动机;
当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油门踏板被触发,且所述车辆轮端的扭矩小于驱动电机传递至车辆轮端的扭矩,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电机的动力通过所述变速箱传递给发动机;
当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油门踏板被触发,且所述车辆轮端的扭矩大于等于驱动电机传递至车辆轮端的扭矩,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电机和车辆轮端的动力通过所述变速箱传递给发动机。
可选地,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电机或/和车辆轮端的动力传递给发动机具体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22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