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配电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12727.X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70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宋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龙口市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9 | 分类号: | H01F27/29;H01F27/28;H01F27/32;H01F27/00;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牟晓丹 |
地址: | 265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配电 变压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配电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上表面两侧均设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杆,所述绝缘杆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导电环,所述导电环固定连接于绝缘杆的上表面,所述导电环的上表面设有电线,所述导电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下表面通过压紧弹簧滑动安装有压紧环,所述压紧环的下表面压紧连接于导电环的上表面,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上表面设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的外表面铰接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上表面转动安装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转动连接于电线的下表面,这样能够大大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和稳定性,保证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配电变压器。
背景技术
在电力工程中,会使用到变压器来传输电流,而变压器使用时,需要将接线柱连接电线,一侧为输入而另一侧为输出,可以改变输送电压进行使用。
但是现有的变压器连接电线时,多是简单的将导电环固定安装到接线柱上,这样不仅不利于对电线辅助支撑,容易因为过度震动或者下垂而造成电线断裂,并且导电环无法脱离连接,容易漏电,影响使用安全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配电变压器,通过在接线柱上连接绝缘杆,结合压紧环来压紧安装导电环,可以保证稳定性,同时通过铰接的摆动杆安装支撑轮,进而对带你先进行缓冲支撑,可以保证稳定性,同时过度下垂拉扯时,可以和接线柱分离,进而断开连接,这样能够大大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和稳定性,保证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配电变压器,包括变压器本体,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上表面两侧均设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杆,所述绝缘杆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导电环,所述导电环固定连接于绝缘杆的上表面,所述导电环的上表面设有电线,所述导电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下表面通过压紧弹簧滑动安装有压紧环,所述压紧环的下表面压紧连接于导电环的上表面,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上表面设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的外表面铰接有摆动杆,所述摆动杆的上表面转动安装有支撑轮,所述支撑轮转动连接于电线的下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杆的外表面两侧均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内侧表面插接有螺纹杆,通过连接环插接螺纹杆,利于安装定位,方便连接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下端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位于连接环的下端位置,通过在螺纹杆下端连接限位螺母,利于定位,同时留出较大的长度间距,避免过度拉紧,提高使用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上表面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外表面转动安装有压紧辊,通过连接座安装压紧辊,可以对电线辅助压紧,保证支撑缓冲的稳定性,避免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压紧辊的外表面为圆弧形结构,且压紧连接于电线的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杆的前侧表面下端设有推板,所述推板位于绝缘板的正下方,通过摆动杆连接推板,过度下压后可以推动导电环分离,提高安全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杆的内部上端通过导向孔滑动安装有弧形导向杆,所述弧形导向杆的外表面滑动套接有缓冲弹簧,通过通过导向孔连接弧形导向杆,结合缓冲弹簧,能够缓冲支撑,提高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杆的内部下端通过限位孔滑动安装有弧形限位杆,所述弧形限位杆的外表面设有横向插孔,通过连接带有横向插孔的弧形限位杆,能够插入定位销限位,保证使用的稳定性。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在接线柱上连接绝缘杆,结合压紧环来压紧安装导电环,可以保证稳定性,同时通过铰接的摆动杆安装支撑轮,进而对带你先进行缓冲支撑,可以保证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龙口市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龙口市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27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