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磨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14349.9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5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储国林;王琳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7/16;B24B9/04;B24B27/033;B24B41/06;B24B41/00;B24B41/04;B24B47/12;B24B47/16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李蕾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磨平 装置 | ||
1.一种自动磨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台(10)、输送单元(20)、夹持单元(30)、第一动力单元(40)、磨平单元(50)以及去毛刺单元,所述的输送单元(20)用于将待加工灯座输送至夹持单元(30)处或将加工完毕的灯座输送出来,夹持单元(30)用于夹持输送带(21)上的灯座,第一动力单元(40)驱动夹持单元(30)运动至磨平工位或去毛刺工位或卸料工位,磨平单元(50)设置在磨平工位用于磨平灯座的LED灯安装台面,去毛刺单元设置在去毛刺工位用于去除灯座上的毛刺;
所述的夹持单元(30)包括卡爪(31)、卡爪座(32)、第一丝杆(33)、第一滑杆(34)以及第二电机(35);卡爪(31)由直杆段(311)和握持段(312)连接而成,卡爪(31)的握持段(312)呈弧形,卡爪(3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卡爪(31)相抵时握持段(312)围成用于夹持灯座圆筒状;卡爪(31)的直杆段(311)、第一丝杆(33)以及第一滑杆(34)均位于卡爪座(32)内,第一丝杆(33)平行于第一滑杆(34)且垂直于卡爪(31)的直杆段(311),第一丝杆(33)与卡爪(31)直杆段(311)上的螺纹孔构成丝杠螺母配合,第一滑杆(34)与卡爪(31)直杆段(311)上的通孔构成滑动配合;第二电机(35)固定在卡爪座(32)上并驱动第一丝杆(33)转动;第一丝杆(33)上设置有两段螺距相等、螺旋方向相反的两个螺纹段分别用于安装两个卡爪(31);
所述的磨平单元(50)包括支架(51)、刀头(52)、刀轴(53)、第三电机(54)以及第二气缸(55),支架(51)整体呈E字型,支架(51)的中横板和下横板上开设有通孔供刀轴(53)穿过,刀轴(53)位于支架(51)下方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刀头(52),刀头(52)的长度等于灯座待磨平区域的直径,支架(51)的上横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气缸(55),第二气缸(55)的轴穿过支架(51)的上横板并与刀轴(53)的上端同轴连接;位于支架(51)中横板和下横板之间的刀轴(53)外周壁上设置有第一齿轮(531),第一齿轮(531)的轴芯和刀轴(53)的轴芯重合,第一齿轮(531)的高度大于等于气缸的行程,第三电机(54)固定在支架(51)的竖板上,第三电机(54)的轴上安装有与第一齿轮(531)啮合的第二齿轮(541);
所述的去毛刺单元包括刷子(60)、刷架(70)、第二动力单元、第三动力单元以及外壳(90);刷子(60)包括刷杆(61)和刷毛(62),刷毛(62)固定在刷杆(61)的一侧且沿刷杆(61)的周向、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多个,刷毛(62)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刷杆(61),刷毛(62)由钢丝制成;刷架(70)包括上固定板(71)、下固定板(72)以及连接部(73),上固定板(71)和下固定板(72)为圆形,上固定板(71)和下固定板(72)的板面平行且两者之间通过连接部(73)固定在一起;上固定板(71)沿径向开设有第一凹槽(711),第一凹槽(711)的数量等于刷子(60)的数量,第一凹槽(711)沿上固定板(71)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下固定板(72)按同样方式设置第一凹槽(711);刷杆(61)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611)且刷杆(61)远离刷毛(62)的一端设置有螺纹(612),刷杆(61)自上固定板(71)和下固定板(72)的第一凹槽(711)中穿过,第一环形凸台(611)和螺纹(612)上的螺母将下固定板(72)和上固定板(71)夹持在中间;外壳(90)包括圆形的桶状本体(91)和盖(92),上固定板(71)和下固定板(72)位于桶状本体(91)中且三者轴芯重合,上固定板(71)和下固定板(72)上设置有槽与桶状本体(91)内壁上设置的键构成键槽配合,桶状本体(91)的底部开设有缺口供刷子(60)通过;第二动力单元驱动刷架(70)带动刷子(60)沿桶状本体(91)的轴芯方向运动,第三动力单元驱动刷子(60)沿第一凹槽(711)方向张开或收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434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线智能称重传感器系统
- 下一篇:船舶混合推进方法及系统